東北網9月19日訊(記者 那鵬翔)全省工商系統農業貸款動產抵押登記工作現場會日前在佳木斯市樺川縣召開。省工商局與當地農村合作社聯手通過對農民現有大型農機具或將有的種植農產品進行動產抵押登記的方法,讓金融機構擁有對抗善意第三方的權力,提昇貸款安全。會議確定把穆棱、密山、林甸、北安4個市縣和佳木斯所轄5個市縣作為更大范圍試點地區。
村民正在辦理動產抵押登記。東北網記者 那鵬翔 攝
朱家村村民趙桂龍說:“我家裡承包了300多畝地,往年得四處找親戚朋友聯保,麻煩不說吧,還就能貸5萬塊錢,根本就不夠用,要不就得找放貸的‘抬錢’,利息高得嚇人,一年到頭掙的錢還完高利貸也不剩啥了。聯保的時候,萬一別人還不上款,還連累我自己,第二年就連那5萬塊錢都貸不了了。這回這個抵押貸款可好了,我自己保自己,多押多用錢,少押少用錢,我今年用我的聯合收割機和將有的農作物收成作抵押一下就貸了30萬塊錢,信用社貸款的利息還低,還完貸款今年還能比往年多賺不少”。

動產抵押登記程序。東北網記者 那鵬翔 攝
據了解,今年以來,樺川縣工商局針對農業生產資金需求逐年增加、農民貸款難問題突出的實際,在省工商局的指導下通過深入調研論證,確定了變信用擔保為抵押擔保,以現有大型農機具或將有的種植農產品進行動產抵押登記貸款的解題思路,創新推出農民貸款動產抵押登記模式,把動產抵押登記服務對象拓展至農業生產經營者。動產抵押登記貸款推行以來,樺川縣工商局共辦理抵押登記11061件,惠及農民5.73萬人,為農業生產經營者融資9.87億元,貸款數額相當於2012年全年的1.9倍,最大單筆貸款金額上限達到50萬元,有效解決了春耕資金缺口。在突破農民貸款瓶頸的同時,動產抵押還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產生了積極影響,擺脫了聯而不保的困擾,改善了農村信用環境。

農民用來辦理動產抵押的收割機。東北網記者 那鵬翔 攝
據樺川信用社負責人介紹:“以前聯保的時候,騙貸和賴賬等不誠信行為經常發生,形成了大量不良貸款,逐漸削弱了農村信用社對農業生產資金投放的信心。今年和工商部門聯合推行動產抵押以來,貸款10萬元以上的有二千五百多戶,貸款50萬元的有26戶,目前未發生不良貸款,農民得到實惠的同時,還提高了農村信用社自我保護債權的能力”。
名詞解釋:善意第三人,是指本著合法交易的目的,誠實地通過合伙企業的事務執行人,與合伙企業之間建立民事、商事法律關系的法人、非法人團體或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