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訊(劉福國 記者 印蕾) 今年入汛以來,全省多條江河連續多次發生洪水,洪災中,哈爾濱市依蘭縣團山子鄉幸福村70%莊稼被淹絕產絕收,村民損失慘重。為幫助村民生產、生活自救,哈爾濱市婦聯婦女培訓學校送信息、送技術、送崗位到村頭,鼓勵、引導、安排受災婦女走出家門、外出打工,做到糧食絕產經濟不絕收。
市婦聯婦女培訓學校向村民介紹用工信息。劉福國攝
金秋九月,北方的早稻已進入了收割季節。而當哈爾濱市婦聯婦女培訓學校一行數人乘車來到幸福村,映入眾人眼簾的多是在水中淹沒的玉米和已經枯死的水稻。
依蘭縣婦聯主席張麗娜介紹說,受倭肯河洪水倒灌影響,幸福村70%莊稼被淹絕產絕收,村民損失嚴重,急需生產、生活自救。
哈爾濱市婦聯婦女培訓學校校長劉成泰看著慘狀緊皺眉頭,他告訴記者,按照市婦聯統一要求,他們組織培訓老師並准備了適應災區婦女就業的崗位、項目,送信息、送技術、送崗位到村裡,目的就是鼓勵、引導、安排受災婦女走出家門、外出打工,進行臨時性自救。
汽車駛進幸福村,早已等候在村部的災區婦女群眾熱情地湧上來紛紛幫助拿資料、張貼用工信息。幸福村黨支部書記馬富春告訴記者,村裡420多戶家家受災,最嚴重的是河邊低窪地種植的300多晌水稻顆粒無收,村民損失慘重。現在他們也在積極想辦法組織自救,村民聽說市婦聯來幫助災後自救非常激動,早早就來等候了。
村部會議室很快坐滿了村民,市婦聯婦女培訓學校教師劉秀清開門見山地告訴大家,今天進行的是引導式就業崗位培訓,告訴大家如何找崗位、如何找工作。老師的話音剛落,村民們就著急地回應,“對,我們現在就是想找個活,短期內出去賺點錢解決一下今年的用錢慌”。村民周麗君擔心自己出去了什麼都不會乾,劉成泰告訴她,學校已精心為她們准備了適應災區婦女短期就業的崗位,可經過短期培訓,從事月嫂、家政等工作。“只要不怕吃苦、出力,現在出去乾活,春節前收入5000元錢還是有保證的。”劉成泰鼓勵大家。
一個半小時的互動式培訓激發了村民外出打工的熱情,大家仔細查看用工崗位信息,逐個對比自己出去以後能做什麼。村民李曉芳曾在大連做過保潔工作,當她看到某酒店需要有經驗的保潔人員時,表示自己要去試試。對於村民外出打工的顧慮,劉成泰承諾,“大家進城打工,我們就是你們的娘家,娘家人永遠是你們的後盾。災區婦女姐妹找到我們,我們更要高看一眼、認真、熱情接待。”
短短的一上午時間,市婦聯婦女培訓學校為幸福村進行了簡單培訓,並提供了162個用工崗位。哈爾濱市婦聯副主席楊天悅告訴記者,近期內,她們還將深入到巴彥、通河、木蘭等受災嚴重地區,發揮婦聯組織自身優勢,幫助災區婦女實現生產、生活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