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1日訊 (許諾 記者 張強) 21日是“世界老年癡呆日”,也稱“阿爾茨海默病日”。上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針對老年市民舉辦了一場義診活動。
今天上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在門診大廳義診,活動持續3個小時,一百餘名老年人前來就診。經醫生檢查,現場確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有14位老人。據神經內科宋主任講,“有的腿腳好的老人都是自己過來,此次義診農村患者較少,現場確診的14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由家屬陪伴而來,確診的患者醫院贈送‘黃手環’,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為老年人設計的,上面有老年人的個人信息,如果走在大街上看到哪位老人手上戴有‘黃手環’,可以前去幫助。”
在義診過程中,一位陪同父親前來參加活動的中年男士十分感慨地說,“他們往往忽略父母出現的一些細節問題,其實從60多歲起就應該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情況。”
宋主任說,“目前還沒有哈爾濱市老年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數據,也沒有成立相關協會,現在阿爾茨海默病越來越年輕化。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應該正確對待,鼓勵老人平日裡多參加文藝和體育活動,練毛筆字、科學健步走、赤腳踩在鵝卵石上,這些都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病。”
相關新聞: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