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一站式社區中心 辦結百姓大事小情
2013-09-23 11:0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智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9月23日訊 日前,剛剛拿到進戶鑰匙的哈爾濱市道裡區愛建中興家園居民宋永臣第一件事不是去看新房,而是直奔同在小區院內的愛建社區服務中心。當看到佔地兩千平方米的中心內一站式服務大廳、康復室、棋牌室、書畫室等各種服務和設施一應俱全時,宋永臣樂得合不攏嘴。『真想不到在這樣的黃金地段,能建起如此高標准的社區服務中心,以後家裡有個大事小情在這就能基本辦結。』據了解,讓宋永臣如此滿意的千平方米中心社區在道裡區已達到21處,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家門口便可暢享生活、休閑、醫療等百餘項內容的社區服務。

  走進投用不到半年的愛建社區服務中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便捷』。設在一樓的一站式服務大廳和便民服務聯盟開設了20餘個服務窗口,可為市民提供小到水電煤氣繳費,大到工商營業執照換照等200餘項服務。而設在二樓和三樓的15個活動室,讓人感覺到社區活動又是如此『豐富』。每個主題的活動室內都沒有空閑,棋牌室熱火朝天,圖書室悄然無聲。居民們有的放聲歌唱,有的埋頭鑽研書畫。在舞蹈室內,社區居民曹玉潔正在和鄰居們為即將到來的社區健身舞比賽而進行著排練,望著四壁寬敞明亮的鏡子,撫摸著專業的手把杆,曹玉潔跳的格外起勁。

  看著居民們的笑臉,愛建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吳梅感慨萬千,『能在這均價過萬的小區爭取到一處佔地千平方米的中心社區用房,實屬不易。』吳梅告訴記者,多年來愛建社區一直租房辦公。『租用的房屋面積還不到300平方米,工作人員辦公都得兩個人用一張辦公桌,周邊居民要到社區開展文體活動那更是「天方夜譚」了。』在得知中興家園開發建設的消息後,吳梅和同事立即找到開發商協商建設社區用房問題。經過半年多的反復溝通、協商,吳梅和同事們終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為社區爭取到2700餘平方米的社區用房。

  『配建是我們在新建小區解決千平方米中心社區用房的途徑,但讓開發商無償配建如此面積的社區用房難度可想而知。』該區民政局副局長佟德育告訴記者,為了破題,該區形成了一套聯動機制,即規劃部門首先做出中心社區用房布點,開發商在建房時必須預留中心社區用房,建設過程中街道辦監督,建成後開發商無償交付社區管理使用,並由基層民政部門與街道辦接收。符合接收標准的出具接收文書,沒有民政部門出具的接收文書,房屋建築工程項目不得竣工驗收。

  記者了解到, 『一間破房子,兩張破桌子』曾是該區社區用房的真實寫照。『社區建設是一個嶄新課題,全國沒有可以參照的模式,新建小區可以配建,但老城區建設空間小、房價高,用房問題難上加難。』佟德育說。『不能新建,就整合資源』。2010年,該區和教育部門多次溝通將原安和小學改建成室內4900平方米、室外活動廣場2300平方米的撫順社區服務中心,為全區乃至全市的社區建設『打了樣兒』。從此,該區抓住區域內每一處可以利用的房源去溝通、去爭取,閑置鍋爐房、學校、廠房……通過整合、共建、構建的方式為百姓提供便捷舒適的社區環境。

  如今,在該區近80萬居民可暢享的千米中心社區已達到21處,其中部分街道辦的千米中心社區已有兩三處。而這些都是政府真金白銀投入的結果。據統計,自2010年該區已累計投入5.2億元用於千米中心社區的建設。中心社區正逐漸成為百姓幸福的『加油站』,幸福感不是用數字考量,而是真實地印在居民心中。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