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9月25日訊 隨著天氣漸冷,綠油油的大白菜、水靈的大蔥開始紮堆兒上市了,大街小巷的路口處都是進城賣冬儲菜的大車。日前,記者走訪多家早市和農貿市場了解到,今年白菜、土豆、大蔥等價格均上漲,特別是土豆的價格,較去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
菜價翻番上漲菜農忙出手
18日早晨,記者在龍沙早市、瀏園早市看到,目前市場上的“老三樣”——白菜、大蔥、土豆價格均有漲幅。白菜,去年這個時候每斤三四角錢,今年每斤卻要七八角錢,品質好一點的要一元錢一斤。大蔥的價格也不甘示弱,與去年相比漲了三四角錢,每斤要七八角錢。土豆價格浮動最大,價格幾乎是去年的一倍,每斤一元五角錢左右。此外,蘿卜、胡蘿卜等價格也有小幅上漲。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增加銷量,菜農們想了很多辦法。在龍沙早市,來自梅裡斯臥牛吐鎮的菜農陳麗正在搞促銷:“清掉土豆、蘿卜上的泥,摘乾淨大蔥外葉,城市人都比較忙,這種淨菜比較好賣。”另外,為減弱因菜價高而影響銷量的狀況,許多菜農都增加了送貨上門服務。正摘著大蔥外葉的菜農包華指著身後的一車大蔥說:“我這些大蔥是從共和鎮拉過來的,每斤8角錢,你家住哪個小區,買一捆我都給你送。”
市民儲菜習慣有轉變
進入9月中下旬,在鶴城的大街小巷,樓群小區總會看到滿載著土豆、白菜、大蔥、蘿卜等秋菜的農用車進進出出。17日傍晚,記者在建華區幸福家園小區、回民小區、龍興嘉園小區看到,許多市民購買的大蔥沿樓腳晾曬,看上去粗壯翠綠。幸福家園居民樊波告訴記者:“我家近幾年來已經很少買上百斤秋菜儲存了,大超市裡一年四季的蔬菜品種都比較齊全,很多人買秋菜就是習慣。”剛買了兩捆大蔥的張大娘說:“今年菜貴,少買點兒,夠吃就行了。”
幾個居民小區轉下來,記者發現,如今很多市民的儲菜觀念發生了變化,不少市民一次也就買個十幾斤。成車往家裡搬秋菜的市民幾乎沒有了,年輕人和一些人口少的家庭,則乾脆不打算買秋菜。如此看來,“少量多樣”、“隨吃隨買”的買菜形式,越來越符合大多數市民的想法。
多重因素拉高冬儲菜價格
市物價局價格監測統計分析,今年土豆、白菜、大蔥、胡蘿卜4種“看家秋菜”市場價格幾乎都較去年看漲。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秋菜價格偏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蔬菜生產成本提高,種子、化肥、農藥等生資成本和農業用工成本增加;蔬菜運輸成本提高,燃油費、車輛租賃價格不斷提高拉昇菜價;另外,部分縣(市)區農田受汛期等自然災害影響,給秋菜生長帶來很大阻力,造成秋菜部分減產,上市量減少,致使蔬菜價格出現較大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