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菜上市,大蔥“唱主角”。
東北網9月25日訊 氣溫走低,秋菜上市。昨日,記者在指定的秋菜銷售點看到,已經有菜農拉著成車的秋菜開賣了。
據悉,由於夏季雨水大,一些菜地受了災,導致今年秋菜整體減產,量少價高。多數菜商建議,今年市民買秋菜得趕早,否則到後期秋菜量少沒得挑不說,價格也會比現在高。
大蔥土豆大量上市
昨日,記者在位於萬寶三區的秋菜指定銷售點看到,不少市民正圍著一輛裝滿大蔥的車忙活兒。
“快給我拿兩捆,要不一會兒就沒了!”一位大娘衝著車上的菜農急切地說道。而旁邊一對夫妻一人手裡按著一捆大蔥,希望菜農快點稱重。
吳大娘把60元錢交給菜農後對記者說,他們家一共四口人,每年冬天都得吃上幾捆大蔥,現在先買兩捆晾著,等過一段時間再買點。
“你這大蔥還真搶手。”記者與車上的菜農聊了起來。
這位菜農姓王,來自安達萬寶山。他說:“我們是早上七點多到這兒的,這一車拉了7000多斤大蔥,纔兩個多小時,就剩這幾捆了,大家都是兩捆三捆地買。”王先生感慨道:“我家每年都種大蔥,年年都在這兒賣,很多人成了熟客。今年我家地裡收上來4萬多斤大蔥,賣了不到一個星期,就剩1000多斤了。”
隨後,記者又來到廣源市場附近的秋菜指定銷售點,一下車就看到了成堆的大蔥,不遠處也能看到堆在車上的成袋土豆。
“我們賣的都是訥河的土豆,這批拉得少,現在大車正在訥河收土豆呢,都下去三四天了,一車能拉回來兩萬多斤,快回來了。”年年都賣秋菜的劉老板對記者說。
記者在很多秋菜銷售點看到大蔥最多,土豆量也不小,白菜和蘿卜也有賣,但量不多。
今年秋菜價格較高
“這兩捆大蔥63斤,他給添上一根湊了個整兒,收了51元錢。去年我也是這時候買的大蔥,纔6毛錢一斤,今年一斤比去年貴兩毛錢。”記者在位於萬寶三區的秋菜銷售點碰到了前來買大蔥的張大姐,她一邊扒著大蔥蔫葉一邊對記者說,“你看那邊那輛三輪車也是賣大蔥的,我剛纔看了一下那蔥,太細,買回家現吃還行,秋儲怕是放不住,那還賣7毛錢一斤呢,今年大蔥可挺貴。”
記者走訪後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大蔥多是從安達農村拉來的,少數產自我市林甸縣。蔥白又粗又長的大蔥一斤賣到0.8元,蔥白細些的一斤賣到0.7元,而扒淨的大蔥論捆賣,一捆30斤左右賣30元。
在位於廣源市場附近的指定秋菜銷售點,有一家菜農的大蔥賣到了1元一斤,快趕上別人家淨蔥的價格了。
“今年大蔥是貴,去年這會兒我賣大蔥五六毛錢一斤,最貴時纔賣9毛錢,今年一上市就賣8毛錢。往後大蔥的價格,可能還會漲。現在大蔥就有賣1塊錢的了,往年哪賣過這個價。”來自安達的一位菜農說。
不光大蔥的價格比往年高,土豆、白菜、芥菜的價格也都不低,每年秋季土豆成袋買最高時也就0.8元一斤,今年成袋買一斤達到了1.16元。目前秋菜銷售點的白菜上市量並不大,大都成棵賣,3元一棵。記者稱了一下,一棵白菜6斤多沈,一斤將近0.5元,而去年白菜便宜時纔一斤0.2元。芥菜去年最高價纔0.75元一斤,今年一斤芥菜達到了1元錢。
買秋菜趕早不趕晚
秋菜價高,與今年夏天雨水大導致秋菜減產有關。
“我們家種了30多畝大蔥,連天下雨,多數蔥地被淹了,最後就收上來8畝地的蔥。”來自安達萬寶山的菜農王先生感慨道,“我們這還算好的,聽說有的人家菜地被水淹得幾乎絕產。”
很多接受采訪的菜農和商販均表示,今年之所以秋菜價高,根兒就出在產量少上。而且,由於秋菜整體量少,價格可能越往後價越高。剛上市的價格,應該是最便宜的。
不僅如此,不少菜農表示,如果不提早買秋菜,等到最後即使花高價,也不一定能買到秋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時正是大蔥開始大量上市的時間,十一假期量最多,而到了十月中旬,本地蔥幾乎就沒有了,外地蔥開始多起來。
而白菜、土豆、芥菜都得等到十一期間纔能大量上市,雪裡蕻啥時上霜啥時纔能下來。看來,今年十一市民除了盤算怎麼過好節外,還得琢磨一下購買秋菜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