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9月24日電 秋日的餘暉灑落在金黃的稻地上,也照在趙桂龍充滿笑意的臉頰上。『今年年景不錯,再加上有好的貸款政策,估計能比去年多掙五六萬元呢』。
52歲的趙桂龍是黑龍江省樺川縣朱家村農民,由於今年當地實行了『動產抵押貸款』新政,使他貸到了30多萬元『巨款』,一下解決了融資難這一制約農業生產的關鍵問題。他的種植規模也由去年100多畝擴大到如今的300多畝。
『往年種地,最愁的就是貸款,四處找親戚朋友聯保還最多只能貸出5萬元,錢實在不夠用就得找個人「抬錢」,利息高得嚇人。』趙桂龍說,今年當地推出『動產抵押貸款』政策,他用自家農機具和莊稼作抵押,很容易就貸出了33萬元。再過幾天把糧食賣掉還完信用社貸款,估計能比去年多掙五六萬元。
隨著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生產資金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黑龍江省已經吹響現代化大農業『號角』,原有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已無法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融資需要。
針對這一實際問題,黑龍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過調研論證,確定了變信用擔保為抵押擔保,以農戶現有動產進行抵押登記貸款的解題思路,創新推出農民貸款動產抵押登記模式,並在樺川縣率先試點。
樺川縣位於三江平原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以前當地農民實行聯保貸款,騙貸和賴賬等不誠信行為較多,2012年樺川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餘額1.1億元,不良率達21.78%。當地部分農民受到違約戶牽連,無法再申請聯保貸款。
樺川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股股長陳萬柱介紹,今年以來,縣工商局協調當地農村合作社,在做好資產評估的前提下,以農民的大型農機具或所種植的農產品等進行動產抵押登記,實現了農民增收與銀行增貸雙贏局面。
樺川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主任劉洋說,今年全縣推行農戶動產抵押登記貸款,共辦理抵押登記1萬餘件,惠及農民5.73萬人,為農業生產經營者融資9.87億元,貸款數額相當於2012年的1.9倍,目前未發生不良貸款。
『動產抵押貸款讓農民看到了現代化大農業的影子。明年我打算將種植規模擴大到400畝,再換臺大型收割機。』看著自己豐收在望的稻田,趙桂龍已經盤算起明年的生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