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婚禮月』令職場新人抓狂 『真誠禮物』完美解尷尬
2013-09-28 20:50: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田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8日訊(記者 田稼)馬上要進入國慶長假,又到了婚禮“紮堆”的時節。對於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件既幸福又苦惱的事情,送出美好祝願的同時,也要送出錢包裡本來就為數不多的人民幣,即使每份的金額不一定很高,但也抵擋不住“親戚鄰居好同學、業務伙伴好朋友”的連番“轟炸”。剛參加工作的哈爾濱男孩姜濤向記者講述了讓他“快樂並痛著”的無奈經歷。

  我不是“土豪”但我愛“面子”

  姜濤是一名80後男孩,在哈爾濱的一家快餐店工作,每個月的工資大約在2800元左右。由於性格豪爽,姜濤的朋友很多,本來這是件好事,畢竟“朋友多了路好走”,可周圍的朋友幾乎都在近幾年結婚,這讓姜濤在經濟上很是吃不消。他粗略地算了一筆,僅今年“十一”期間,他就有2個同學4個“兄弟”結婚,每個“兄弟”要隨500元禮金,每個同學隨200元禮金,其中有一個“兄弟”在外地辦婚禮,算上來回的車費,姜濤這個月的工資所剩無幾。姜濤對記者說,他只能先跟父母借一些錢,然後緊衣縮食,要不這個月真的沒法生活了,而且這種情況,也是不止一次發生。這些事情他從來不會跟朋友提起,因為他覺得這是他必須“扛”的事,如果說出去了,會很丟面子。


姜濤向記者展示10月份“隨份子”的錢。東北網記者 田稼 攝

  在北京工作的哈爾濱男孩王琦,也有類似的情況。28歲的王琦在一家企業做技術運維工作,雖然每個月的工資在7000元左右,但房租就達到了3000元。王琦說,平時生活的日常費用自己還是可以負擔的起的,雖然每月有少量的積蓄,但基本都用於“隨份子”了。盡管單位的“隨份子”的“傳統”是100元,但由於單位的員工近500人,而且年齡在25-35歲之間的人群佔70%以上,每當到了“五一”、“十一”期間,請柬便像“雪花”一樣鋪到他的辦公桌上。“今年結婚的特別多,本來打算坐飛機回哈爾濱過節的,結果隨禮錢花的太多了,只好坐火車回來,而且給爸媽買的禮物也‘縮水’了”王琦苦笑著說。

  我的朋友我做主送啥都是真祝福

  9月28日上午,記者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附近隨機采訪了10位30歲左右的年輕人,當被問及“如果‘隨份子’錢影響生活,你會怎麼辦?”時,其中有6人選擇向家人求助,3人選擇買相對便宜些的禮物,1人表示“假裝不知道有婚禮”。


欣欣和同學一起為新娘選購的睡衣。東北網記者 田稼 攝

  難道這種尷尬就真的沒有辦法化解嗎?記者采訪了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欣欣,她向記者講述了她的“隨禮”經驗。欣欣說:“由於剛畢業,我還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每個月的收入十分有限,大學時的好姐妹也有很多人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不表達自己的心意肯定說不過去。於是我跟姐妹們商量,不論誰結婚,大家都集體送一份禮物給新娘,然後費用大家均攤,這樣既表達了美好的祝願也不造成過重的負擔,兩全其美。”欣欣還向記者展示了剛剛送給一位准新娘的睡衣照片。“這是我們姐妹幾個在網上買的,新娘說好喜歡我們送給她的禮物,收到的時候都激動得哭了,我覺得這能表達出最美好的祝願。”欣欣非常自豪的說。

  在哈爾濱市某婚慶禮儀公司工作的張先生也有相同看法,“真摯的友情、親情不一定非得用人民幣表示,‘隨份子’傳統可以有,但不意味著不能創新,從事了多年的婚慶工作,我見證過的婚禮有很多,其中也有很多有新意的禮物,比如好哥們給做的‘祝福VCR’,好姐妹給做的巨幅‘十字繡’等,這樣的禮物會給新郎新娘留下更美好的回憶,希望年輕人不要因為‘隨份子’,給自己造成經濟、精神壓力。”(文中人物系化名)

責任編輯:齊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