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關桃芳:讓樺皮畫為世人講述一代代鄂倫春人的故事
2013-10-02 15:46: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岳同明 高長利 彭佳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喜看鄂鄉新變化”系列報道之七——

     關桃芳:讓樺皮畫為世人講述一代代鄂倫春人的故事

  東北網10月2日訊(記者岳同明 高長利 彭佳麗) 在黑龍江省呼瑪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鄂倫春族聚居村白銀納村,隨處可見錯落有致、規格相同的平房,每家小院夾障相連,民間藝術家關桃芳的家就在其中。

  如今,以樺樹皮為質料的美術作品,已經成為聞名的鄂倫春民族美術工藝品,而關桃芳則是鄂倫春族中少有的樺皮畫創作人。

 
 
 
 

剪裁樺樹皮。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向眾人訴說一代一代鄂族人繁衍生息的故事”

  關桃芳的樺皮畫作品造型粗獷原始,保存了更多古朴稚拙的味道。她告訴記者,那是她在向眾人訴說一代一代鄂族人繁衍生息的故事。

  關桃芳雖不是“科班出身”,繪畫基礎卻要追溯到小時候。打小兒她就喜歡畫畫,開始她用樹枝在地上畫。那時候沒有紙,大一點了父親就給他扒些樺樹皮,讓她在樺樹皮上作畫。

  到了工作的年齡,關桃芳到了林場,單位出黑板報,幾次板報繪畫讓她的特長凸顯。1995年,十八站林業局舉辦漫畫展,她的多幅作品獲獎。1998年7月,呼瑪縣首屆藝術節上,關桃芳的作品再度獲獎。

在樺樹皮上畫圖。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2000年,沒能找准繪畫方向的關桃芳被黨校的一堂課觸動了。樺樹皮是鄂倫春族使用最多的一種質料,並且過去就有在樺樹皮上作畫的傳統。鄂倫春族人,特別是婦女擅長用白樺樹皮制作樺樹皮畫等工藝品,她們制作成的物品花紋圖案簡單原始、形象逼真、美觀大方。而樺皮畫的制作,在此基礎上,更要求掌握美術功底。1953年,鄂倫春族群眾逐漸從山上來到山下定居,鄂族婦女漸漸減少了樺皮畫的創作,鄂族人中也鮮少有這樣的人。

  了解到鄂族面臨的現狀,關桃芳反而沈下心來了,並決定潛心研究樺皮畫。並從那時開始,為了這項手藝的傳承。關桃芳開始了“記憶創作”。

藝術剪裁樺樹皮。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能為世人展示鄂倫春民族文化,我義不容辭。”

  鄂倫春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大興安嶺山林地帶,莽莽興安嶺棲息著鹿、?、犴、虎、豹等野生動物,縱橫交錯的河流生長著各種魚類,優越的天然獵場為狩獵的鄂倫春人提供了豐富的衣食之源。即使在下山定居後的早些年,鄂倫春族男子每年仍然少不了往山上跑幾趟。所以每到學校放假了,關桃芳總會跟著父母進山裡打獵、騎馬、搭撮羅子,幫父母提水、撿乾柴、曬肉乾,如她所畫的鹿、袍子、犴和樺皮船等一部分作品都是來源於自己小時候的生活寫照。

  在6年的潛心修畫期間,關桃芳創作了以狩獵為主、涉及鄂族漁獵文化、樺皮文化、薩滿文化等系列畫作,包括鄂族女子手抱嬰兒的畫作《搖籃》、展現薩滿文化的畫作《槍卜》、再現父親打獵時風采的畫作《馬背搖籃》等200餘幅作品。

樺樹皮畫。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這類畫盡管圖案原始、造型粗礦,卻形象逼真,表現力極強,讓關桃芳意想不到的是,當她帶著自己創作的24幅反映鄂倫春族的樺樹皮鑲嵌畫2006年參加的哈博會時,一幅幅情真意切的作品勾起了眾人情思。吳麗娟是十八站的一名中學老師,她站在畫前沒多久就掉眼淚了,看著眼前父輩們的生活寫照,吳麗娟念叨著,“怎麼那麼像我的父親呢。”

  就在展覽期間,有人出高價購買她的系列組畫,她沒捨得出手。現在這幅畫被她保留了下來,在今年的“鄂倫春族下山定居60年大慶”時,這幅畫被掛在了呼瑪縣民俗博物館。《風雨初圍》、《森林嬌女》等20幅作品被中國民族博物館永久收藏。關桃芳說,為世人展示鄂倫春民族文化,她義不容辭。

關桃芳制作樺皮畫。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鄂倫春的故事會在一代代鄂族人的手中傳承下去……”

  鄂倫春民族文化非常深厚、久遠,僅僅風俗習慣,就包括鄂族特有的禮儀禮節、生活習俗、婚喪習俗、喪葬習俗,甚至是飲食習俗。“過去,鄂族非常重男輕女,在我小的時候,母親就告訴我,‘男人能頂天’,像是男人的衣帽一定要放在上面。而女人則不能去自家的房後,女人的衣帽要在男人的下面……”

  關桃芳說,這樣的生活習俗若要說起來,怕是幾天幾夜說不完。而這對鄂倫春民族來說,恰恰是最寶貴的財富。現在,她潛心研究鄂族習俗,用她的畫紀錄生活細節,繼續訴說著一個個鄂倫春的故事。

關桃芳和她的樺皮畫。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近幾年,鄂族文化傳承缺失現象越來越嚴重,作為民族習俗,具有較高藝術造詣的版畫藝術家在鄂族更是為數不多。自2000年開始,關桃芳“多留了個心眼”,在女兒關煥炎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悉心讓女兒掌握繪畫基礎,在女兒報考大學時,幫她選擇了油畫專業。現在女兒已是一名大二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巧,對於女兒傳承自己的樺皮畫工藝,關桃芳非常有把握。“女兒不僅要繼承我的畫法,更要開闢其他的畫風來再現鄂倫春的風貌。鄂倫春的故事會在一代代鄂族人的手中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