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日訊 (趙雲祥 記者 魏義松) 品牌是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靈魂,有了“品牌”就是有知名度,就成為發展的動力。近年來,肇州縣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的發展戰略,在綠色品牌開發上鉚足了勁,積極對優勢農畜產品積極進行品牌注冊和標識認證。目前,全縣已認證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標識80個,“托古小米”“大溝小米”、“興和雞蛋”、“精品牌雞蛋”、“百森八寶粥”、“躍然飲料”等一大批有機、綠色品牌,已經成為肇州綠色農業的名片,產品熱銷全國。
百森食品產業園規劃沙盤。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為強化綠色特色食品原料基地,肇州大力實施精品農業工程。推進玉米膜下滴灌、抗旱保收田、田間管理、農機合作社等重點工程,集中打造雙發、永樂、二井等3處現代農業示范區,確保全縣糧食總產年均穩定在30億斤以上。在畜牧養殖上,突出綠色安全,建設高標准畜禽養殖基地。以“一豬兩牛三禽”為重點,加快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基地建設,強化疫病防控,建設了15個標准化、規模化養殖園區和30個畜禽養殖小區,提供綠色優質、安全充足的原料供應。依托萬棟棚室建設高品質綠色果蔬基地。重點打造明沈、大廣、大肇、綏肇4條沿路產業帶,配套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全縣棚室總數17000棟。
通過合作社形式,把品牌培育和龍頭企業、農戶、基地緊密聯系起來,目前,肇州共有這樣的合作社二十幾家。托古小米合作社就是個顯著的例子,托古鄉是遠近聞名小米之鄉,肇州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建立了地產品牌。現如今的托古小米通過了國家AA級綠色食品標識認證,不僅與沃爾瑪、新瑪特等大型超市簽訂了購銷合同,直接進入超市進行銷售,同時也成為了人民大會堂的接待米。今年,托古小米農業合作社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引進先進谷子加工設備,建設綠色谷子生產基地,並以“企業+農戶+基地”的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使合作社農戶達到了1500多戶。采取統一供種、統一供肥和建立全程技術服務網絡等方法,全力保障小米原材料的質量,也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肇州綠色食品。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二井鎮黎明村農民很早就有種植小菇娘種習慣,生產的小菇娘口感甜脆、多汁,遠近馳名。小菇娘專業合作社的成立和注冊綠色品牌後,黎明村的品牌菇娘備受青睞,更加熱銷。在銷售旺季,黎明村小菇娘市場每天銷售2萬斤,來自大慶、哈爾濱、長春等各地客商絡繹不絕,一片繁榮景象。今年,二井鎮黎明村有200多農戶種植小菇娘,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畝,早在六月初,合作社就搶前抓早聯系外地客商及飲料、罐頭等食品加工企業,簽訂了十幾個收購合同和供貨合同。與往年相比,減少了運輸費用不說,還大大降低了成本,種植戶收入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目前,產畝均收入能達到4000多元,農民純收入將達到1000多萬元。
在培育地產品牌的同時,肇州進行招商引資,重點引進一批產業鏈條長、產品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其中,投資超過5億元的有8個,酒類飲品、速食雜糧、精品果蔬深加工等產業項目39個,紅星二鍋頭、百森飲品、悅然飲料、長春皜月、燕京啤酒等知名品牌相繼落戶肇州。
為盡快投產達效,肇州努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制定“五定六保”項目包保機制,縣級領導每人包扶一個大項目,倒排工期,倒逼推進。在20個月時間裡,全縣新(續)建的58個項目就有29個建成投產,新增農產品加工能力180多萬噸。特別是投資10億元的百森食品產業園項目,從開工到建成僅用7個月時間,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
在品牌推介方面,肇州精心組織企業參加展會,在今年的8月中旬舉辦的中國綏芬河國際口岸貿易博覽會上,肇州參展的百森飲品、悅然飲料、老街基系列農副產品、托古小米等品牌產品獲得參展客商好評,極大提高了肇州品牌的知名度。其中百森和悅然兩家企業,在完成省內外銷售布局同時,還和俄羅斯客商達成了合作意向,肇州的綠色特色品牌邁向了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