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6日訊 (記者 顧碩) 2013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旅游法正式施行,共計10章、112條的法律條款猶如利劍出鞘,對我國繁榮而又頗為混沌的旅游市場進行全新的洗牌。正值十一黃金周,作為具有北國風光特色的黑龍江省在這場旅游業的變革中,全面接受《旅游法》的各項考量,以樂觀、積極的姿態順勢而行。
工作人員向群眾發放文明旅游宣傳材料。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旅行社改變打法廉價不再是賣點
6日,記者在哈爾濱天叡旅行社看到,這裡較十一前比,生意明顯冷清許多。談及原因,經理曹麗華分析,《旅游法》明確規定,旅行社禁止通過強制購物和另行付費等來收取回扣,可隨之帶來的便是價格的普通上漲,這就需要游客對此有個認知過程,許多游客現在還呈觀望狀態。曹麗華說,《旅游法》的出臺,已經告別了低價低質的血拼時代,廉價不再是賣點。我們目前需要做的是,是抓緊時間學習新法,把規則吃透,加強和執法部門之間的溝通,一起來了解旅游法,擴大宣傳,改變打法,多多為旅客提供精品團,在優勝劣汰的戰役中生存。
商業街區、景區游人爆滿。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相關人士表示,新法的實施,短期來講是對旅游行業的一個遏制,但從長遠意義來講,它更是促使企業在規范中成長,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旅游環境。
游客熱衷省內游近郊游、自駕游成熱點
與冷清的省外游相比,省內游在黃金周期間唱主角,近郊游、鄉村游、自駕游、品質游成為黑龍江省游客今年國慶出游熱點。
小朋友騎在父親肩上,高興地看著四周。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哈爾濱啟動了第2屆中國•哈爾濱五花山賞秋節,黃金周開始後迎來了游客賞秋游的人流高峰,帶動了鄉村休閑體驗游、農家樂、漁家樂的發展,拉動了周邊旅游經濟和相關產業的增長;牡丹江市高速公路網絡的構建和完善,極大地提昇了各旅游景區(點)的可進入性和舒適性。據調查,黃金周期間,牡市八成以上的有車族將會選擇駕車短途旅游,而在外地來牡游客中,自駕車旅游者將佔到四成以上的比例;伊春市推出了《家鄉人家鄉情家鄉游》優惠政策,本地居民探親訪友、游覽家鄉美景意願明顯增強。
僅10月1——2日,哈爾濱太陽島接待游客31000人次,二龍山風景區接待游客5600人次,牡丹江威虎山影視城5820人次,佳木斯湯原縣大亮子河森林公園接待游客達5000多人次,雞西興凱湖景區接待游客5000人次……大量的數據顯示,今年的黑龍江省"十•一"黃金周將實現旅游人數和收入的雙豐收。
爭當文明游客省內旅游實現零投訴
《旅游法》的施行,不僅對“零負團費”、強迫消費、無證經營旅游等重拳出擊,在對游客文明出游方面,也起到了規范和倡導作用。
為加強文明旅游的教育引導,哈爾濱旅游局開展旅游法宣傳,在公園景區擺放文明旅游宣傳材料,提示游客文明旅游,及時提醒勸阻不文明旅游行為,如隨意攀折樹枝,在景區景點建築和古跡亂刻亂畫,亂丟雜物或垃圾,隨地小大便及隨處吸煙等。
游客張女士說,《旅游法》的施行很及時,我們要普及文明旅游知識,注重社會公德,做文明旅游的傳播者和實踐者,爭當文明游客。
為了讓游客在黑龍江度過一個愉快的“十•一”黃金周,各旅游景區紛紛在服務、環境、設施、管理等環節力爭做到讓游客滿意。省旅游局領導帶隊,對重點景區、旅行社、賓館酒店進行了督查。據黑龍江省旅游服務熱線12301工作人員介紹,黃金周期間,黑龍江省內旅游投訴率為零。
《旅游法》的施行是中國旅游發展的裡程碑,它是眾望所歸,更是大勢所趨。相信不久,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基礎上,“旅有所樂”的增加會成為又一重要的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