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室內的辣椒長得郁郁蔥蔥。

耐寒種子“冰城造”。
東北網10月11日訊 這幾天,帶著露珠的西紅柿、黃瓜、青椒陸續擺上超市貨架。不同於往年的南方菜,這回,是咱哈爾濱地產的果菜。
去年,全市果菜種植量為20棟左右。今冬,全市果菜+葉菜溫室大棚種植量將達1000多棟,其中果菜100棟。從10月中旬到明年2月初,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豆角五大類、30餘種果菜將陸續進入超市,市民可吃到現摘的地產果菜,哈埠冬季無大規模地產果菜的歷史將結束。
全市規模最大的果菜種植基地——呼蘭區大用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通過選用耐高寒果菜種子、溫室室溫的高科技改良種植地產果菜。在種植基地A區15棟,綠油油的青椒已經成熟,就等采摘。這是哈市首次種植耐高寒種子。種子和技術支持來自市農科院蔬菜花卉分院研究員李燁。
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豆角這五大類果菜,是冰城冬春淡季“南菜北運”的主打菜。說起這些由市農科院自主研發的耐高寒種子,李燁如數家珍:茄子的品種有雜茄系列1、2、3號;豆角是將軍油豆角,全國聞名,還有架豆王、姜豆角1號;西紅柿種植的是月光系列,還有抗磕碰耐儲存的東農106號、東農55號。
這些“冰城種子”品種性能可以媲美國外同類品種,但價格卻遠遠低於進口種子,茄子只有進口品種的近1/40,西紅柿是進口品種的1/50,辣椒是進口品種的1/40。產量當然也“杠杠地”:辣椒畝產1萬斤,西紅柿畝產15000斤,黃瓜畝產8000斤,油豆角3000斤。
冬季白天恆溫23℃
冬日暖陽裡,在溫室裡享受美美的日光浴,這是“大用”果菜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時至下午,秋雨飄落,寒意陣陣。記者進入A區19棟尖椒溫室內,卻感覺暖意融融,室內溫度計顯示室溫23℃。種植基地技術員胡志東說,這個室溫是“全年恆溫”,即便是在寒風凜冽的冬日,白天室溫也保持在23℃,夜間18℃。
是不是要燒很多煤來給溫室供暖?胡志東忙搖頭答:這種新型溫室不靠燒煤,靠高科技“供暖”——緩釋釋放溫度,在泥土層下鋪設秸稈反應堆和牛糞反應堆,這兩種反應堆不僅給土壤提供養分,更重要的是提供熱能,平均能提高室溫4℃至5℃;通過太陽發電,供暖溫室大棚的暖氣;大棚的平面圍牆建成“立體凹凸狀”,也就是俗稱的蜂窩式圍牆,這種圍牆比普通牆的面積增加1.5倍,可以多儲存1.8倍的熱能;采用高透光率的棚膜,可以節省2/3的能源。這樣的高科技溫室,與冬季燒煤相比,總體可降低1/3燃料費。
能吃到明年2月初
今年,“大用”投入蔬菜越冬溫室大棚100棟,其中葉菜40棟,果菜60棟。合作社相關負責人常大力說,初上市的果菜受到熱捧,已經賣出了2萬多斤豆角、4萬多斤黃瓜,西紅柿等銷量也非常不錯。
“越冬”果菜可以持續到明年2月初,而“早春菜”大概在4月份左右就可上市,比往年早1個月左右。這樣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地產的新鮮蔬菜。
今冬,哈市蔬菜自給率將從60%提昇至65%,其中包括窖儲菜、食用菌和溫室大棚蔬菜。
蔬菜專家表示,目前哈市冬季溫室果菜的“越冬”技術仍處於探索階段,以1斤油豆角為例,海南運抵哈爾濱上市的價格在15元左右,地產豆角的價格至少要高出20%至30%。不過,南方運抵哈爾濱的菜至少是三四天,本地的果菜是帶著露水上市。相信,待科技手段成熟,冬季種植果菜的成本真正降下來了,那時,哈爾濱冬季地產蔬菜將迎來真正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