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11日訊 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的原因,每到冬季冰城人想要吃到新鮮的蔬菜就得依賴山東等地的外埠菜,價格貴不說,長途運輸還會損害蔬菜的品質。近年來,哈市大力發展冬季棚室蔬菜種植,生菜、芹菜等葉菜已經實現冬季種植。但由於需要溫度高,生產成本大,越冬果菜在哈市尚未實現冬季生產。不過今年冬天,這一局面將被打破。在哈市農科院的指導下,哈市呼蘭大用、雙城益助、道裡立業等幾個蔬菜基地種植了100棟溫室越冬果菜,市民今冬就能吃到新鮮的地產果菜啦!冰城首茬越冬果菜都有啥品種?又是怎樣實現冬季生產的?10日,記者來到呼蘭大用設施農業園區,一探究竟。
冬產果菜
品相好滋味足
進入呼蘭大用設施農業園的A015溫室,一排排整齊的青椒苗已長到半米多高,綠油油的格外喜人。仔細看,不少秧苗上已結出了比拳頭還大的青椒。“再過幾天,這些青椒就可以上市銷售了。”哈爾濱市農科院蔬菜花卉分院研究院李燁告訴記者。“光是辣椒我們就種了五六個品種,30棟大棚算下來,一共有30多個品種的果菜,全都是去年和今年審定的耐低溫高產新品種。”
李燁還告訴記者,“一棟大棚7分地,能產8000多斤。雖然受溫度和光照影響,比夏季露地菜產量降了兩三成,但品相好,滋味足。”除了辣椒,這個農業園裡還種植了茄子、豆角、番茄、黃瓜共五大類30多個品種的果菜,這是哈市首次實現果菜冬季生產。
果菜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這個難題是如何解決的?據呼蘭大用設施農業園農技員胡老師講,他們通過秸稈發酵、太陽能蓄電、蜂窩型牆體等五大技術,節約2/3能源,使得哈市果菜冬季生產成為可能。
大超市有售農殘少質量好
“10月中旬,首茬果菜就可以上市銷售了,一直可以持續到明年二月春節之後。”說起哈市果菜的冬季生產,哈市農科院副院長楊光信心滿滿,“今年我們已經和18家實驗基地進行了科研+生產式的合作,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除了呼蘭大用,今年我們將在雙城益助、道裡立業等基地共種植100棟冬季生產的果菜,豐富冰城市民冬季的菜籃子。”
說道地產菜的優勢,楊光表示,外埠菜農殘高於哈市,采摘時大都未完全成熟。而哈市冬季氣溫低,病蟲害少,同時今冬地產果菜還將采取有機種植,質量更有保障。據悉,這些地產有機果菜將會進入松雷等大型超市銷售,價格應該會比南方菜貴兩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