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訊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二屆商標大集上,我市共有100件商標在大集上交易成功,但仍有637件商標處於閑置狀態,其中有很多商標已閑置了六七年。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商標注冊數量呈現逐年增多趨勢,而盲目的商標注冊、注冊後要價過高及缺少長期有效的交易平臺等原因,導致我市閑置的商標越來越多,也使我市商標注冊出現了僅注冊不“落地”使用的“斷層”現象。
很多商標
一放就是六七年
據了解,目前全市有效注冊商標6700件。其中,由工商部門統計到的閑置商標數量為637件。所謂的閑置商標,也就是注冊後沒有被實際用在商品生產中的商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閑置商標,目前有一部分在一些企業當中,有一部分在個人手中。之所以這些商標沒被實際使用,因為有多數商標注冊為個人搶注,即注冊商標者想以賣商標作為盈利目的,而不是用來生產。而還有一部分為企業或單位搶注的,因為企業或單位當時經營某種產品,為了將來能擴大經營用,所以提前搶注,但搶注後卻沒用上。據介紹,我市有一部分人專門從事商標轉讓這一行業,他們手中的商標數量少則十幾件,多則三四十件。
記者注意到,商標注冊的有效時限是10年,這些閑置商標中,不少都閑置了5年左右,有的已達六七年之久。而對於交易情況,很多商標持有人都表示:不好賣。
多個原因
導致“不好賣”
什麼原因導致我市閑置商標增多?市工商局商標科及一些商標事務所的有關人士分析認為,首先,我市閑置的商標中,有些搶注的商標本身存在一定盲目性。如有的商標時效性比較強,如與2008年奧運會有關的商標,搶注後,很快就失去了時效性;有的商標屬於傍名牌的商標,經搶注後,原來所謂的名牌商標知名度下降,這些商標也跟著閑置起來。據了解,這也與商標注冊費用較低有關,通常注冊一個10年有效期的商標,費用在2000元左右。如寧安市的某村和市區的個別老牌企業中,目前閑置商標多達七八十件。
其次,商標持有人要價過高。在第二屆商標大集上記者看到,有不少商標的轉讓價格都在十萬元以上,甚至上百萬元。對此高價,使本來看好這些商標的企業都打消了購買的念頭,轉而去花幾千元重新注冊新商標。對此,不少商標持有人卻很自信:寧肯爛在手裡也要高價去“賭一把”,因為,畢竟“成本費”纔兩千多元。正因為這種原因,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標因為在個人手中持有並不輕易轉讓,也使得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標,出現了產品與商標間的脫節現象。
除此之外,也有相關人士表示,我市缺少商標交易平臺,導致商標轉讓信息渠道不暢通,也是閑置商標增多的一個原因。商標大集為我市商標交易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但僅此而已,還需要有更多平臺來促進其交易。
應搭建多種交易平臺
采訪中,很多專業人士都表示,閑置商標的價值無法用多少錢來衡量,屬於一種無形資產,因此,商標的閑置,其實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對於如何解決閑置商標的問題,相關人士也表示,一方面應有效發揮商標大集的作用,將其辦成國家級,甚至國際級的展會,吸引更多人關注,使商標交易的平臺更加寬廣。另外,我市有關部門還應通過建立商標交易網站等交易平臺,促進我市商標的交易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