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皮技藝傳承人孟蘭傑:希望這不是劃過夜空的一顆流星
2013-10-13 08:57: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喜看鄂鄉新變化”系列報道之十五——

   ?皮技藝傳承人孟蘭傑:希望這不是劃過夜空的一顆流星

    東北網10月13日訊 (記者 陳顯春 楊林川) 穿戴著用?皮縫制的衣褲靴帽,揮鞭游獵於大山深處,對於曾經的歷史記憶,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還留存著當初的溫暖,下山定居後,鄂倫春人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對於文化傳統的銘記,傳承則成為鄂族人心中重要的惦念和寄托。

孟蘭傑接受記者采訪。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1949年出生於黑河市愛輝區新生鄉新生村的孟蘭傑,作為鄂倫春族?皮制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對保護民族文化傳統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對於記者的來訪,孟蘭傑不覺驚奇,作為56個民族人口最少的一支,鄂倫春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傳承人,孟蘭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注視到?皮制作的技藝。


記者也戴上孟蘭傑制作的?皮帽子合影。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由於狩獵的生產特點,鄂倫春族的服飾多取自獸皮,尤以?皮為最多。孟蘭傑告訴記者,自幼就看母親縫制獸皮制品並漸漸跟隨其縫制,十幾歲時就已掌握了熟皮、縫制一般獸皮活的技藝。

記者展示男士?皮長袍。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孟蘭傑擅長縫制長袍、套褲及手套等實用性突出的生活用品,熟皮技藝精湛。她將瀕危的傳統熟皮技藝、?筋線的制作技藝及剪皮花的技藝都保存繼承下來,在現存幾位民族?皮制作技藝的傳承人中,是唯一掌握剪皮花技藝的佼佼者,她在獸皮制品上進行的剪皮、刺繡等裝飾手法都非常精到,充分地體現出鄂倫春族的紋飾藝術特征。

  孟蘭傑帶記者來到自己的家中,並從櫃子裡找出多年以前為愛人親手制作的?皮服裝。那是用七八張?皮縫制而成的男士冬季皮袍,孟蘭傑解釋說,為了便於騎馬,男士的長袍前後襟均有開衩,開衩處和袖口鑲有薄皮,既結實,又顯美觀。女子冬季長袍比男袍長,大襟覆蓋腳面,左右開衩,開衩處和衣邊、袖口均繡有美麗的花紋,有古朴純厚之美。

  “這是用完整的?子頭皮制作而成的”,孟蘭傑又拿起一頂精致的?頭皮帽給記者看,“先將?子頭皮剝下、熟好,把眼圈的兩個窟窿鑲上黑皮子,再把兩個耳朵割掉,用?皮做兩只假耳朵縫上,?角照舊保留即可”,孟蘭傑饒有興致的為記者講解自己?頭皮帽的制作方法。這種帽子不僅保暖御寒,而且還是狩獵的極好偽裝,孟蘭傑說如果不換上兩只假耳朵,獵人在遠處就會誤認為是真?子而出現誤傷。

孟蘭傑給記者看自己年輕時的照片。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都是些老物件了,但每次翻出來還是愛不釋手。”孟蘭傑說,每次看到這些,都會勾起以前的許多回憶。如今生活好了,房子暖和,院落寬敞,吃喝也不愁,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手裡的技藝活。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願意學,這需要沈下心來,花掉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對於?皮制作技藝的傳承,孟蘭傑有些擔懮,但她依然堅持並努力著。作為這個民族閃亮的一筆,孟蘭傑和她的同伴們一直希望能夠讓?皮制作技藝完整的傳下去,不想讓這門技藝成為那劃過夜空的一顆流星消逝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