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成為陸海聯運大通道 對俄經貿合作發展昇級加速
2013-10-13 15:25:20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工作人員正在園區內卸苹果。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東北網10月13日訊 (記者 侯巍) 日前,《黑龍江與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正式上昇為國家戰略的喜訊傳來,一時間龍江大地處處湧動著發展的暖流。《規劃》為我省企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11日,在牡丹江對俄貿易工業園區華晟國運物流有限公司內,副總經理於航指著展板上的陸海聯運大通道運輸線路集港示意圖說,“通過大通道,內貿貨物過境運輸,不僅節省了時間也為企業降低了成本。經貿往來加速,將不斷提昇牡丹江對俄經貿合作的規模與質量。”

  工作人員正在裝卸紙漿。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陸海聯運大通道助推俄經貿合作發展

  牡丹江是黑龍江省東南部的中心城市,有四個國家一類口岸,年過貨能力1200萬噸,是全國對俄經貿第一大市,有著橋頭堡和樞紐站的作用。作為黑龍江省和內蒙古東北部沿邊開放帶的重要節點城市,多年來,牡丹江不斷深化對俄經貿合作,充分利用區位優勢、通道優勢及經貿合作基礎全力發展對俄貿易,2012年,對俄貿易實現67.8億美元。

  陸海聯運通道示意圖。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在牡丹江華晟國運物流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正在倉庫內裝卸紙漿,於航指著包裝整齊的一包包白色的紙漿向記者介紹,這些紙漿從俄羅斯、綏芬河等地運來,經由物流公司運到企業手裡,經企業加工成品後再經由物流公司運往各地,物流為企業服務的作用得到良好體現。

  據了解,華晟國運物流有限公司,是牡丹江市依托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口岸物流、國際物流和產業物流,建設了哈牡綏東國際物流園等7個現代物流園區之一。該園區前期投入2億元,公用型保稅倉庫自2012年啟用後,依托已開通的中俄陸海聯運通道,不斷發展壯大。

  運輸集裝箱。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未來幾年內,企業的投資將增加到6億元。信息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將會促進物流行業外貿合作轉型昇級,內貿貨物過境運輸是企業重點發展方向”。於航說。

  近年來,牡丹江市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發展口岸物流、國際物流和產業物流,構建物流體系。總投資4.5億元的牡達農副產品國際物流園區正式運營;交通樞紐一期10月末即可竣工,年末空車配貨站將投入使用;穆棱鐵海聯運(大連)內陸港物流園已開業運行,牡丹江大通道的格局逐漸完善。

  內陸口岸作用凸顯 市民享實惠

  11日11時左右,在寧安市源豐對俄國際物流園區內,幾個工人正從一輛小型貨車上卸苹果。“果蔬等農副產品是園區對俄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以前這裡的過貨量僅為幾噸,現在已經達到了數百噸,寧安當地的果蔬當天就可到達俄羅斯百姓的餐桌。”源豐對俄國際物流園區副總李淑英說。

  據了解,寧安市源豐對俄國際物流園區,是我省第一個直接對俄出口果蔬的國際物流園區,依托海關、入出境檢驗檢疫局入駐園區和國際運輸線路的開通,內陸口岸的功能日益顯現。

  “現在俄羅斯70%的市民能吃到我們園區出口的果蔬,很新鮮,反響特別好。”李淑英說,園區有20個恆溫冷藏室庫和6000平方米的物流停車場全部免費向客戶開放,2.7萬平方米的交易大廳讓園區成為一個冬暖夏涼的好場所。

  遠到新疆的葡萄,海南的芒果,近到寧安當地的辣椒、芹菜等,來自中國最的各種蔬菜、水果源源不斷出口到俄羅斯,豐富了餐桌,也拉動了農民的收入。2012年園區實現出口水果、蔬菜57個品種,貨物總重量達3.03萬噸,寧安農民增收1200元。園區的不斷壯大有力地推動牡丹江市區域特色農業、對俄進出口貿易和交通物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