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依蘭宣傳部長張淑秋:助力依蘭全面躍進全省十強縣
2013-10-15 09:24: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實施“四個工程” 突出工作實效

助力依蘭全面躍進全省十強縣

中共依蘭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張淑秋

  全國、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相繼召開,依蘭縣按照市委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專題會議要求,立即召開常委會議,傳達貫徹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好全國、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重在深刻理解把握會議精神,加強工作謀劃、創新和推進,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我們的具體工作中,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不斷提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科學化水平,對內凝聚加快發展合力,對外營造有利輿論環境,努力為依蘭全面躍進全省十強縣“凝聚正能量,傳播好聲音”。

  在具體工作中,依蘭縣將突出一條主線、把握兩個重點和實施“四個工程”,不斷開創縣域宣傳工作新局面。一條主線就是要圍繞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這條主線;兩個重點就是要突出輿論引導和文化產業發展這兩條與縣委中心工作密切相關的重點工作,實施理論武裝普及工程、輿論傳播引導工程、文明縣城鞏固工程和文化建設惠民工程,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一、牢記“兩個鞏固”政治任務,實施理論武裝普及工程,夯實跨越發展的共同思想基礎。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的重要指示,以及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進一步堅定崇高信仰和共同理想”的要求,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這條主線,在全縣上下大興學習之風。一是突出重點抓學。以黨的十八大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中國夢”宣傳教育為重點,尤其要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中國夢”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全縣廣大黨員乾部群眾胸懷理想、堅定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推動依蘭科學發展新跨越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二是活化形式促學。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黨的十八大精神等開展專題討論,以論壇交流的形式,促進黨員乾部討論互動學;開展“理論農家樂”活動,圍繞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縣黨代會精神征集文藝作品,通過農村文化大院和社區活動室開展文藝活動,讓黨員群眾喜聞樂見學。三是打造平臺助學。加強中心組學習的龍頭帶動作用,繼續開展好“黨委書記上講壇”和“送理論下基層”等活動,進一步總結實踐“十個一”黨的十大精神進農村工作經驗,通過主題征文、演講比賽等載體活動,強化學習的引導和示范效應,推進理論學習常態化。

  二、牢記“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工作方針,實施輿論傳播引導工程,提昇龍東名城的整體外宣形象。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於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重要指示,以及以及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廣泛凝聚改革發展穩定能量”的要求,突出凝聚人心、助推發展、有效引導的原則,全力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一是拓展對外宣傳的領域與渠道。實施“請進來”和“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加強與黨報黨刊等權威媒體的交流與合作,大手筆、高起點策劃對外宣傳,不斷擴大依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繼續鞏固與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東北網等主要網媒的良好關系,強化網絡新聞宣傳。二是圍繞縣委工作的重點與中心。廣泛宣傳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深度宣傳報道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先進經驗和典型,突出打好備春耕、漂流節、秋收和年終發展成果展示四大戰役,聚焦大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民生建設、財源建設等中心工作,充分展示全縣跨越發展的輝煌成就,凝聚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三是強化宣傳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整合縣電臺、電視臺和政府網站資源,努力構建縣委集中領導、宣傳部統一協調、部門各盡其責、社會積極參與的外宣工作機制。建立報、網、臺、社會宣傳陣地和內、外宣資源聯動發力的大外宣格局。四是做好負面輿論的引導與平息。繼續辦好《涉依輿情專報》和《涉依輿情通報》,做好網絡輿情監看與分析研判和依蘭政務微博的日常維護工作,健全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快速應對處理機制,最大限度減少負面影響,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五是加強廣電欄目的謀劃與創新。提昇新聞質量、豐富自辦節目、創新播出形式,開辦依蘭新聞綜合頻道,整合謀劃推出《依蘭新聞》《百姓生活》《黨政之聲》《走進新農村》《娛樂天地》《經濟脈動》《石梁播報(網)》《濾光鏡》《互動點播》和《商業縱橫》10個欄目,適時啟動依蘭廣播電臺,拓展內宣陣地,提昇內宣質量。

  三、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使命,實施文明縣城鞏固工程,不斷提昇城鄉居民的文明程度。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於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省委關於培植我們的精神文化家園的要求,以提昇群眾素質為目標,以治髒治亂為重點,推動形成新一輪精神文明創建高潮。一是選樹典型,突出示范引領。繼續開展“感動依蘭人物”評選活動,不斷挖掘先進典型,整合縣電視臺、政府網站和宣傳部新聞中心力量,開展典型宣傳,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開展“感動依蘭人物”評選活動,在社會不斷營造文明向上的社會風氣。二是文明創建,突出創建實效。將參與社會公益和志願服務納入文明單位創建考核內容,切實發揮文明單位在文明城市建設中的示范帶頭作用。在全縣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戶、文明集市等基礎創建活動,不斷提昇基礎創建水平。三是提昇素質,突出文明新風。實施農民素質提昇工程,廣泛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工作,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工作,不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昇市民文明素質。四是加強引導,開展志願服務。進一步加強縣志願協會的引導和管理,確保協會管理民主、財務公開、運轉有效、影響擴大,不斷吸引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加入其中,有效引導社會愛心力量參與美化環境、義務勞動、扶貧救困等志願服務之中。

  四、牢記“建設文化強國”根本職責,實施文化建設惠民工程,讓全縣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指示,以及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大力加強和諧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重要功能,增強縣域發展軟實力。一是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突出抓好鄉鎮文化活動站、村文化活動室和文化廣場等陣地建設。廣泛開展春節文藝晚會、元宵節燈謎會、漂流節、金色田野廣場文化活動月等形式多樣、異彩紛呈的群眾文化活動,確保月月有活動。深入開展送文化下鄉等活動,將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推進文化資源均等化發展。二是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成經營性文化單位改革任務,全力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資產公開競拍出售,將電影公司、電影院和影劇院從政府機構編制中消號,人員全部納入社保和醫保,成立電影工作站。推進文化綜合執法和兩局合一改革,全面完成文化體制改革任務。三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資源。全面建成依蘭鎮文化站,完善江灣、宏克力、愚公文化站服務功能,規劃石猴大院修繕保護工程,啟動文化中心建設工程,爭取申報巴彥通抗俄遺址為國家級文保單位,加強縣域內地上地下文物保護和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申報,力爭有1-2項列入省級名錄。支持五國城文化研究所開展地域文化研究工作,爭取推出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地域文化書籍、論文等文化、文藝作品和社科理論成果。四是推動縣域文化產業發展。積極申報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爭取省市文化產業扶持資金。積極推進和培育坐井觀天園二期建設、古城洞藏酒文化園等文化產業項目,開展招商引資,推動文化產業破題發展。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