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0月15日訊 10月14日上午,記者走進福順小區和平廠宿捨樓,雖然還沒有供暖,但是一樓住戶張傳喜卻對記者說:“我對今年的供暖很有信心,自打2012年我們樓做了低溫樓改造之後,這溫度明顯就上來了,再也不用在屋裡穿棉衣了。去年冬天那麼冷,我們屋裡都熱乎著呢。”
受老工業城市等歷史因素影響,我市老舊樓房佔有相當比例,這些老舊樓房年久失修,樓梯間門窗破損、牆體保溫和樓體維護措施不到位,導致熱損快、消耗大,室內返潮長毛,造成群眾對供熱問題投訴較多。
張傳喜經營著一家保健按摩所,前幾年,冬季室內氣溫僅在15℃左右,前來按摩的客人經常抱怨說室內太冷,脫了鞋就凍腳,就更別說脫下厚衣服按摩了,這也直接影響了張傳喜的生意。2012年,樓體進行了低溫樓改造,當年冬天就感覺出了效果。張傳喜說:“改造之後,室內溫度有了明顯上昇,再也不用在屋裡披著棉衣乾活了。2013年冬天氣溫那麼低、雪那麼大都沒覺得冷,生意也越來越好,這棉衣從老百姓身上轉到了大樓身上可真好。”
據承擔福順小區供熱的陽光熱力集團萬達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福順供熱站的工作人員介紹,低溫樓改造之後,供熱質量平均有3到5℃的提昇,得到老百姓的高度認可。為了保障今年鶴城市民能住上熱屋子,陽光熱力集團下的萬達、萬熹、萬吉、萬佳和萬星五家獨立法人供熱企業全力以赴,在市城鄉和住房建設局的領導下,自今年4月停火之後,就全面開展了改造和檢修工作,目前10007臺(套)設備已經檢修到位,儲備優質煤炭29萬噸,完成全年儲煤計劃的90%。在外網改造方面集團也加大力度,不僅提前加壓試水,采取一系列措施,把跑冒滴漏等現象消滅在萌芽之中,還更新了鍋爐等設備,關停了一批小型供熱站,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供熱效率。
2009年,我市中心城區統計顯示,當時共有低溫樓591棟、276萬平方米。這些低溫樓多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老舊樓房。作為每年市政府確定的30件實事之一,經過3年多時間的改造,截至2012年,累計投入改造資金2.24億元,我市中心城區已完成234棟、112萬平方米住宅樓樓體保溫施工。
在老百姓看來,低溫樓改造就是給大樓“穿衣戴帽”,而住上暖屋子的市民也就不用在室內“穿衣戴帽”了,這件“棉衣”的位置變化,正是我市“溫暖民生”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