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清晨,哈市出現灰霾天。李巍 攝
生活報10月18日訊 隨著冰城冬季的來臨,在試供熱和氣象因素的雙重作用下,城市空氣質量直線下降,連續出現灰霾天。今日16時,哈市12個監測點中,有兩個監測點PM2.5濃度超過了300毫克每立方米,達到嚴重污染,很多市民感慨困擾冰城空氣的灰霾天又來了。近日,哈市環保部門針對冬季的煙塵整治對露天煤堆進行了檢查,督促采取拆爐並網等系列措施。哈市相關環境專家還為市民應對灰霾天支招兒。
17日爆出下半年
首個最嚴重污染天
今日16時,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數據表明:17時,12個監測點,阿城會寧和南崗學府路兩個監測點的PM2.5濃度都超過300毫克每立方米,為嚴重污染。7個監測點為重度污染,2個中度污染,1個輕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PM2.5。這是今年秋末冬初首次爆出的最嚴重污染天。
據哈市環保專家介紹,哈爾濱因地理位置決定,空氣質量受四季影響較大,今年啟動新的監測系統後,在1、2月份因冬季逆溫出現了多次重度污染,3月份後隨著氣溫回昇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在74個監測城市中一直處於中上等。尤其在8月份,空氣質量在全國排名第七。然而隨著氣溫的降低,冰城的空氣質量也一路下滑,到今天出現PM2.5濃度嚴重超標的情況。
鏈接:據空氣質量新規解釋,全國空氣質量等級共分六級,一級為優,二級為良,三級為輕度污染,四級為中度污染,五級為重度污染、六級為嚴重污染。
冷高壓形成“大帽子”污染物難擴散
據介紹,按照氣象學定義,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於10℃即意味著進入氣象學的冬天。雖然目前冰城感覺沒那麼冷,但已經提前進入了氣象學上的冬天。
據了解,隨著氣溫的降低,從13日起哈市熱企陸續開始試供熱,不少供熱鍋爐進入調試階段。隨之,試供熱產生的煤煙污染也開始向空氣中排放,增加了空氣中的PM2.5濃度。從13日起,哈市空氣質量的監測數據可以看出,顆粒物的濃度以遞增的形式發展。與此同時,隨氣溫降低,冰城近日還受到地面冷高壓影響,使得市區上空的大氣趨於穩定,形成一頂“大帽子”,讓污染物難以擴散,形成了肉眼可見的灰霾天。
專家支招:灰霾天少出門錯時出行
如何減少灰霾天對健康的影響?哈市環境監測站專家支招:
1、少出門。如果已達肉眼可見灰霾天,盡量避免外出,不在室外鍛煉身體。尤其是老年人、孕婦、嬰幼兒及患呼吸道及心腦血管疾病、腫瘤、肝硬化等慢性基礎病的患者。
2、出行必須戴口罩。
3、盡量用鼻子呼吸。鼻黏膜和鼻毛有過濾粉塵的作用,能減少外界污染對呼吸道的刺激。
4、回家後洗鼻、洗臉、衝澡,以減少污染物、細菌和病毒入侵人體。
5、滴眼藥緩解眼部不適應,或用羅漢果、胖大海等清嗓潤肺的中藥飲品,緩解咽部不適。
6、錯開出行。從監測數據上看,PM2.5顆粒物主要來源於燃料燃燒、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所以在早晚交通高峰,或采暖期鍋爐起爐時段,PM2.5濃度相對較高,建議市民錯開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