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哈爾濱市10縣市與主城區6區對接建立『大城管』管理模式
2013-10-19 09:16:21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焱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0月19日訊 記者從今日舉行的哈爾濱縣市城市管理工作交流會上獲悉,哈市道裡、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6區將與雙城市、五常市、尚志市、延壽縣、賓縣、巴彥縣、木蘭縣、依蘭縣、通河縣、方正縣10縣市對接,建立“大城管”管理模式,共同提高環衛作業水平。計劃到2015年,哈市各縣市全部完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力爭達到50%以上。到2020年,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和服務逐步向小城鎮、示范村鎮和鄉村延伸。

  22日前完成對接互補城管經驗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哈市將建立市區與縣市城市管理工作對接聯系制度,道裡區對接雙城市、五常市;南崗區對接尚志市、延壽縣;道外區對接賓縣、巴彥縣;香坊區對接木蘭縣、依蘭縣;平房區對接通河縣;松北區對接方正縣。各對接單位將重點交流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提高城市管理標准、制訂城市管理規范等城市管理經驗,在清掃保潔、清冰雪等城管作業機械支援等方面采取互助對接的方式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哈市城管局表示,各對接單位將在本月22日前完成對接,並制訂好相應的工作計劃。

  用主城區管理模式提高縣市保潔水平

  目前,與哈市主城區相比,各縣市清掃保潔作業體制不完善,道路機掃率偏低,差距明顯。為此,各縣市要套用哈市主城區的管理模式轉變各縣市的環境衛生面貌。街路、庭院清掃保潔率要達到100%,不留死角;增加道路的衝洗和保潔頻次,提高路面的潔淨水平;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集、拉運;上門收集臨街商服單位產生的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實行“垃圾不落地”密閉收運模式;精細化管護垃圾轉運間、公共廁所等公共設施。

  城鄉無縫連接避免保潔斷檔

  城鄉接合部既遠離城區,又與各縣市有一段距離,一直都是哈市各區環衛部門保潔的重點。將各縣市納入哈市“大城管”管理模式的目的之一,就是將環境衛生的管理由運動式整治向常態化、長效化管理轉變。對於背街背巷、城鄉接合部、城中村等髒、亂、差區域,在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城鄉無縫連接,建立健全垃圾收運體系,制訂完善區域容貌管理標准,避免保潔斷檔。

  各縣市財政為道路保潔埋單避免“有路無箱”

  為消滅環衛管理盲區,落實環衛作業全覆蓋,各縣市將實行物業管理的封閉式小區以外的所有道路,含門店門前區域都納入管理范疇,由各縣市財政承擔清掃保潔經費。對於新建的市政道路,要在通車運行之日起落實清掃保潔工作,安排清掃保潔經費,配置果皮箱,避免出現“有路無箱”的現象。

  為保證清掃質量,各縣市將實行3級檢查考評制度,即環衛主管部門領導帶隊晨檢、行業管理部門每日巡檢、環衛作業區管理負責人循環不間斷檢查,獎優罰劣。各縣市根據道路清掃保潔經費投入情況和環境衛生質量狀況實行獎勵補助,以獎代投專項資金額度為各縣市財政投入的道路清掃保潔年度總經費的5%,根據每周、月、年環境衛生作業質量考核結果撥付。

  網格化管理不作為慢作為將問責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各縣市將推進網格化管理,根據目標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城市管理部門的領導責任,落實網格管理人員的具體責任,建立起“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鏈條。

  哈市各縣市應參照哈市城管局今年制定的《城市管理目標考評方案》,以及《縣(市)城市管理工作目標考評實施細則》,制訂監督辦法與考核辦法。城管部門作為督查考核的具體承辦部門,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要及時下發督查通知單,嚴格督辦、限期整改,務必做到工作有人乾、責任有人擔。

  各縣市還應參照《哈爾濱市城市管理工作行政問責規定》,對城市管理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要進行嚴肅問責。對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要實行倒查機制,查處不認真履行職責的網格責任人。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