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0日訊 20日,哈市城區PM2.5指數全面“爆表”。嚴重的霧霾天氣讓不少“老中青”病號挺不住了,到醫院就診的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患者較平時明顯增加。
多位呼吸科醫生認為,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影響將在本周逐漸顯現,預計本周將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的就診小高峰。新晚報記者從食、住、行、動四方面,為市民搜羅對抗霧霾天氣的妙招,趕緊收藏“對招實施”吧!
呼吸科患者驟增 三成是急發“老慢支”
“周日的門診量竟跟工作日持平了,估計明天患者得更多!”昨天,市一院呼吸科門診迎來近50名就診患者。
記者從多家醫院了解到,近兩天,受霧霾天氣影響,各醫院呼吸科接診的患者明顯增多,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患者居多,其中三成患者是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發作的老人。
市二院呼吸消化內科主任宗立艷分析,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季。目前哈市剛入冬,在氣溫降低、霧霾天等多重因素刺激下,人體呼吸道免疫力會下降,黏膜易受到侵襲,很容易得病。
年輕人多出現乾咳、嗓子疼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過敏性鼻炎也趁機發作;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多表現為肺感染、肺炎,也有支氣管哮喘發病的;老年人多表現為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發作,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居多。
霧霾天裡氣壓低 心腦血管病也得當心
記者來到哈醫大一院心內科看到,周末兩天住院患者明顯增多,病房走廊裡加床都滿了。市第一醫院心腦血管患者也是人滿為患。
心內科專家認為,霧霾會令心腦血管病患者“雪上加霜”。市一院心內科主任魏林分析說,霧霾天的氣壓往往比較低,會使人產生煩躁感,血壓會有所增高。目前哈市正值入冬“過渡期”,忽上忽下的氣溫已令不少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吃不消。在霧霾、降溫的雙重作用下,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病率也會相對增加,心腦血管病患者須格外注意。
懸浮物成過敏原 哮喘鼻炎患者紮堆
記者在哈醫大四院呼吸科看到,雖然是周末,但病人數量並未減少。出診醫生梁蕊告訴記者,呼吸科昨天共接診了47名患者,平時周末一天接診量一般不到30人,這個周末患者明顯增多,其癥狀大多是咳嗽。尤其是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支氣管炎等的老病號,霧霾天氣裡都感覺到氣管不舒服,咳嗽、打噴嚏、流眼淚。昨天,有近10位老病號因為霧霾天舊病復發到醫院就診。
梁蕊分析,霧霾天裡過敏性呼吸道疾病發病,主要是因為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患者本身呼吸道抵抗能力就較常人弱,空氣中漂浮的粉塵、煙塵,塵?等懸浮物都會成為過敏原,支氣管哮喘患者吸入這些懸浮物,會刺激呼吸道,出現咳嗽、打噴嚏、胸悶、呼吸不暢等癥狀。
對抗霧霾這些招兒管用
食
飲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作用。
刺激食物要少吃。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銀耳、木耳等清肺化痰食品。霧霾天紫外線照射不足,必要時可補充一些維生素D。
住
早晚避免開窗子。最好等太陽出來、霧霾消散的正午時再開窗通風。
室內清潔保濕度。室內清掃應多用濕抹布擦拭,可在暖氣上搭放濕毛巾來保持室內濕度。從室外回到家中,應立即用涼水清洗面部、口鼻等裸露的肌膚。
行
外出別忘戴口罩。無論哪個年齡段,霧霾天出行都應當戴上口罩,以防止粉塵顆粒進入體內。棉質、紗布口罩防塵效果較好,不易過敏,易清洗。
老人孩子少外出。老人、兒童、病人、孕婦應盡量減少外出的次數。
動
戶外健身應避免。霧霾天中老年人應避免外出鍛煉,可在室內進行較溫和的鍛煉方式,如太極拳等。
游泳鍛煉挺適合。霧霾天游泳是一種比較好的健身方式,不但可以增強心肺等呼吸系統功能,還可以清洗鼻腔內的粉塵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