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7時50分,由於私家車主大多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造成公交車十分擁擠。丁毅 攝
生活報10月23日訊 22日早上,哈市持續出現大霧天氣,市區部分路段能見度在5至10米左右,由於學生停課、市民將不著急辦的事兒延後,哈市早高峰車流較平日減少但霧中車行緩慢,同時,地鐵乘坐人數也呈現出早降晚漲的趨勢。
7時許,記者在埃德蒙頓路上看到,雖然霧氣較昨日明顯減輕,信號燈基本能夠看清楚,但過往車輛仍開著大燈、霧燈甚至雙閃燈小心翼翼地前行。出租車司機李師傅說:“今天的路不堵,一是因為學生放假,二是不少私家車主都不敢開車了,打車的人很多。雖然車明顯少了,但是霧還是挺大的,因此車速還是開不起來行車緩慢。”
據執勤交警介紹,受霧霾天氣影響,許多市民放棄駕車出行,加上中小學、幼兒園停課,整體交通流量較平日下降兩成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早高峰通行壓力。但由於霧氣一直較大,駕駛人有意識降低車速,各主乾街路通行仍顯得較為緩慢。12時許,大霧漸散,交通壓力開始減少,車行恢復了暢通,新陽路、中山路、霽虹橋、二環橋、安發橋、文昌高架橋等以往交通易飽和路段車行均較為順暢。
記者隨後走訪地鐵部分車站發現,與前一日的“爆棚”情況相比,今天早高峰期間地鐵客流明顯減少,車廂裡不算擁擠,不少車廂還有空位。采訪中多名市民表示,他們都是因為當日上班或有必須出行的事由,所以纔頂著大霧天出行的。
據地鐵集團運營分公司副經理封玉德介紹:“截至22日9時30分早高峰結束,地鐵進站客流為3.8萬人次左右,與21日的5.6萬人次相比,有明顯下降。截至19時30分晚高峰結束,22日全天的地鐵客流量與平日基本持平,約達11萬人次。地鐵乘坐人數呈現早降晚漲主要是兩個原因,首先在早高峰時段,由於中小學放假,加上很多市民除必須辦的事兒或上班等原因外,都盡量避免出行。從中午開始,大霧天氣有所好轉,出行人數開始增加,地鐵1號線客流量開始呈現上昇態勢,隨著晚高峰來臨,不少出行的市民首選乘地鐵回家,使晚高峰時段客流量略高於平時。這樣此消彼長,纔出現客流量與平日基本持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