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訊 21日,一場大霧籠罩冰城。從當天傍晚開始,在道裡區友誼路、道外區北環路以及群力區、松北區多處路段,本已有“變淡”趨勢的大霧重新濃重起來,部分路段能見度甚至不足2米。市民步行、打車或自駕都面臨著很大困難,平時習以為常的回家路也成了“歷險記”,一幕幕迷失、找路和互助的“橋段”在夜色中上演……
自駕“迷失”
半小時路開了仨小時
手機屏幕上的時間早已過了0點,距離離開單位過去了將近3個小時,而平時只需要30分鍾。講起霧夜回家的感受,市民小楊選擇了“迷失”這個詞——當晚趕上她加班,22時許,她離開位於道裡區友誼路的單位,駕車返回位於群力新區的家。“一出門就傻了,能見度不到3米,當時就想到群力得麻煩。”在以7公裡左右的時速通過友誼西路後,小楊覺得自己已經進入群力新區,但既看不到街牌也沒看到路燈,只能勉強看見車頭前不到半米。無奈之下,她打開導航,但似乎導航也不怎麼靈,幾次按照指示“左轉”,不是開進了“斷頭路”,就是越開越遠,自己覺得不對再調頭回去。“大半夜的,和家裡通了幾個電話,就是找不著道,挺害怕的。”小楊說,最終她在轉過一個彎後,看見了在樓下焦急等待的家人手中晃動的手電,到家時已是昨日0時30分。
網友“霜葉”在微信上留言說:要不是跟著一臺卡瑪斯,估計當晚回不了家了!據她介紹,她21日17時走公路大橋返回位於松北區松浦觀江國際小區的家。當時公路大橋上視線還比較清晰,可過了松北區中源大道東北虎林園附近後,霧一下大起來,“能見度很低,車頭前連車燈都快看不見了!”此後幾公裡的行車中,她的行駛時速始終沒有超過5公裡,有一次她直到幾乎“追尾”纔看見了前車的雙閃燈,差一點發生事故。
打車“猜路”
四面觀察憑著感覺走
開車不好走,打車和步行同樣不容易。家住道裡區新陽路的市民張國亮告訴記者,21日19時許他加完班回家,因為怕看不清路出危險,便在友誼路附近等了近10分鍾,合乘上一臺出租車。由於之前的乘客要到高誼街靠近友誼路的地方,的哥只得開車沿著友誼路走,由於能見度極低,車上仨人努力地四面觀察,基本靠“猜”往前摸索行駛。“是不是在這兒右轉?”,“不對,這是工程街,看見有一個藥店牌子右轉纔到!”回憶起當時的對話,張國亮笑著告訴記者,最終還是靠他對附近路段的熟悉,“憑感覺”選擇了正確的路。
步行“打怵”
過斑馬線得一步一挪
昨天19時許,家住友誼路和井街交口附近的市民孫萌,因急事要到百盛一側買東西。可從斑馬線過街時,她卻“犯了愁”:車行道上駛過的車輛幾乎要到二三米纔能看清,道對面的紅綠燈幾乎看不見。可由於事情急,她最終在確定行人信號變綠後走上了斑馬線,一步一挪地往前走。信號又變了兩次,她纔通過了寬度不過幾十米的路面,“真打怵,回來的時候果斷走了地下通道,遠點也認了!”
交警堅守
指引市民平安回家
盡管大霧漫漫,但市民的回家路並不孤獨。昨天19時許,記者來到友誼路和經緯街交口處,看見幾個閃動的亮點在霧中晃動,走至約5米的近處纔發現:3名交警正在霧中指引過往車輛。他們手中所持的閃光指示牌專門用於大雨、大雪、大霧等駕駛人視線受影響的特殊天氣,可在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起到提示作用。記者在現場看到,盡管該路段屬於“T”字形路口,且友誼路在該路段還有一定的轉彎情況,但在交警的指揮下,往來車輛都能平穩有序通過。
交警部門介紹,從21日起,全市千餘名交警和公安助理員全員上崗,根據大霧分布的情況,在當晚及昨晚加強對道裡區友誼路、群力新區、道外區、松北區等區域主乾街路的重點巡邏疏導,為市民指引平安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