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訊 (記者 魏義松) 23日12時,哈爾濱市12個監測點位首要污染物PM2.5濃度小時平均值已降至108微克/立方米。哈爾濱市環保局長張欲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隨著氣象條件的變化,特別是23日的降雨,哈爾濱市區環境空氣各項污染物濃度將會進一步下降,環境空氣質量會進一步好轉。
哈爾濱市環保局長張欲非介紹天氣情況。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張欲非介紹說,10月19日以來,哈爾濱市出現大面積霧霾天氣,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惡化,19日到21日達到嚴重污染程度,從22日23時起,PM2.5濃度開始下降,到23日9時12個監測點位PM2.5濃度瞬時值均降至150微克/立方米以下,部分區域降至100以下。據氣象和環境專家解析,這次重度污染天氣的出現主要是由於近日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加之焚燒秸稈、燃煤供暖等因素疊加形成的。逆溫、靜風等氣象條件致使污染物無法擴散、逐漸積聚是直接原因。
環保局工作人員用對講機布置任務。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在應對重污染天氣中,張欲非認為哈爾濱市主要加強了七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環境應急監測,加強監測力量和自動監測站維護管理,確保監測系統正常穩定運行,根據實時分析監測數據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二是禁止焚燒秸稈,以市政府辦公廳文件緊急印發了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通知,各區縣市政府迅速落實,發現並制止的秸稈焚燒點有221處;三是加強燃煤設施監督管理,21日、22日全市環保系統晝夜持續全員開展現場檢查、排查燃煤鍋爐消煙除塵設施運行狀況,共排查燃煤鍋爐1014臺限期整改違法排污鍋爐23臺;四是加強揚塵污染源管理,全市環保系統累計檢查煤堆、土堆、物料堆784處,發現問題24處,全部督導整改到位,市行政執法局開展了禁止房屋拆遷等揚塵作業和街邊燒烤行為集中檢查行動;五是加強交通安全和機動車管理,市交管局加強路面交通指揮和交通設施管理保證交通順暢和安全,市環保局和市交管局聯合執法,對環保不達標車輛進行路檢,並嚴格查處黃標車二環內行駛情況;六是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衛生部門開展了重污染天氣下疾病預防、發病治療等基本知識宣傳工作;七是加強信息發布和宣傳工作,通過媒體,將空氣質量狀況、應對措施及成效及時進行報道,讓市民心中有數。
張欲非表示,下一步,哈爾濱市環保局將繼續強化污染防治措施,鞏固和擴大污染防治理成果,並全面總結、分析這次霧霾應對工作,研究污染長效治理應對措施,為今後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積累經驗,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