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天氣出行
搜 索
哈爾濱48小時大霧破上世紀60年代以來紀錄
2013-10-24 08:54:0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原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4日訊 當熟悉的藍天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上班的路上也忍不住多看兩眼。昨天一早大霧已消散,空氣中能感受到明顯的風吹和涼意。昨天,空氣質量監測點的污染物濃度持續大幅回落,午後如期迎來了入冬後首場降雨,宣告了霧霾天氣謝幕。

  霧霾預警相繼解除

  19日以來,哈市出現大面積霧霾天氣,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惡化,19日至21日空氣達到嚴重污染級別,22日23時起,PM2.5濃度開始下降,到昨天9時12個監測點位PM2.5濃度瞬時值均降至每立方米150微克以下,部分區域降至每立方米100微克以下。

  21日,正遭受“霾伏”的市區又出現了罕見的濃霧,直至昨天清晨,清晰的能見度纔重返我們的視線,大霧落幕;12時30分,市區飄起了雨,風雨聯合消霾,氣象部門解除了霾的橙色預警,到此,宣告此輪霧霾天氣正式結束。

  48小時大霧創紀錄

  從21日7時15分發布首個紅色大霧預警信號,到昨天6時30分解除大霧橙色預警信號,這場“迷霧”在市區逗留了近48個小時,無論時間上和濃度上都堪稱罕見。據粗略統計,上次發生類似大霧還是在上世紀60年代,但大霧只持續了一天便消散了。此次大霧足以被寫進冰城“大霧史冊”。

  為啥這次的大霧如此濃烈?其實冰城並非孤獨的“受害者”,21日起,遼寧和吉林多個城市都發布了今年首個大霧紅色預警信號,大霧席卷東北,掌控面積達38.8萬平方公裡。專家表示,東北多個城市成為“霧友”的原因主要是氣候相近,最近處在同一個氣團高空暖脊下,同時又接收了日本海的潮氣,空氣濕度在90%以上;早晚溫差大又形成近地逆溫層,連續積累了幾天後,大霧終於爆發了。

  “好空氣”即將返城

  氣象條件策劃了一場大霧,又在聲討聲中自行化解了。蒙古氣旋攜冷空氣前來救場,東北地區普遍迎接降溫降水。哈市受高空槽前的影響,昨天凌晨起市區風力明顯增強,有利於霧散和污染擴散,日出後在太陽的照射下空氣濕度從90%降至60%左右,大霧散開。

  有細心的市民發現,雖然PM2.5濃度降低,為啥部分監測點的AQI指數還是500?專家表示,AQI測算的是過去24小時的均值,因此有一定的滯後性,昨天下午我們呼吸的空氣已經新鮮了不少。雖然在午後降雨時,由於濕度反彈,影響了擴散速度和能見度,污染物濃度有一定的回昇,但隨著持久的降雨,“好空氣”還是會重返市區。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