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訊(實習生 張欣悅 記者王蕊)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舉辦的腦血管病名家大型義診活動現場了解到,腦卒中有個人盡皆知的名字——『腦中風』。據統計,我省腦卒中發病率在全國位列第一,是威脅我省市民生命健康的第一死因。據哈醫大一院神經內科主任張黎明介紹,除了心髒病、高血壓、肥胖,外傷往往是人們忽略的腦卒中致病因素。
據一組調查數據顯示,每100人中就有3人患上腦卒中,每年約有150萬人死於腦卒中,而黑龍江省腦卒中的發病率在全國名列第一。其中,高血壓和肥胖被認為是腦卒中的最重要危險因素。
『腦血管病死亡率之所以成為我省居民死因的首位,是因為處於中緯度的黑龍江冬季漫長寒冷,加上北方人喜好飲烈性酒,素有高鹽、高脂肪及食用醃制食品的習慣,而這些都是腦出血、腦梗塞的重要誘因。』張黎明說。
張黎明強調說,目前,腦卒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誘因是外傷。『在最近一段時間的接診過程中,年齡最小的是個6歲女孩,而她是被碰倒後摔在了路邊,致使腦卒中並發。所以外傷同樣是人們不應忽略、甚至應格外留心的致病因素。』
張黎明告訴記者,這類病一般發病較急,吐字不清、口歪流口水、一側面部或舌麻脣麻、手腳麻木、不明原因暈倒等都是腦卒中的常見預兆,通常伴有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等癥狀。『遇到這類表現,家人千萬別耽誤,應當馬上送患者就醫。』一般來說,卒中發生後3小時內接受溶栓治療效果最佳。
與治療相比,腦卒中的預防更加重要。很多常見預兆,例如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經常表現為『一過性』,一般只有數分鍾至數小時,最多不超過24小時就會完全緩解,因此往往被忽視。其實『一過性』征兆危險性很高,預示患者有嚴重的中風傾向。
名詞解釋:
腦卒中,也稱為腦中風,這種病是由於大腦裡面的血管突然發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缺血、缺氧而引起。據哈醫大一院神經內科主任張黎明介紹,臨床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兩大類,對於大部分市民而言,比較常見的病癥多屬於缺血性,包括腦梗塞、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