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出租車市場不僅是窗口形象問題,更關系城市文明的腳步。
黑龍江日報10月31日訊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正式批准發布最新修訂的《出租車運營服務規范》(以下簡稱新規)。“新國標”將於明年4月1日正式執行,這讓很多市民拍手稱贊。雖然現在距離“新國標”正式施行還有幾個月的消化期、適應期、改造期,但出租車運營過程中的一些與新規不適應的現象是長期存在的,很難做到立行立改。所以部分市民以及出租車司機對未來“新國標”是否能在冰城“有效落地”並不十分樂觀。
駕駛員服務標准與新規有差距
最新修訂的《出租車運營服務規范》制定了26條服務用語,以及多條服務要求。標准規定,在乘客上車前,司機不得有詢問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為,在問清目的地後,選擇合理路線,按規定開始使用計價器。未經乘客同意,不得繞路、招攬他人同乘,不得在途中甩客或無故終止出租車運營服務。其中,還規定了司機在運營前和運營中忌食有異味食物,不在車內吸煙,不向車外拋物、吐痰等。此外,“新國標”還規定的哥應使用包括“很高興為您服務”、“請系好安全帶”、“請記住我的車牌號”、“您需要打開空調嗎”等26種中文和英文用語。
近日,記者在街頭進行了探訪,由於是周末,城區出租車都是“供不應求”。“現在是打不到車,哪還管這些規定。”一位等車的市民說,高峰時車難打,即便打到了,也碰到過搖下車窗詢問目的地的駕駛員,“路途近就說不一個方向。”“好不容易打到了一臺車,還是個合乘,沒辦法,湊合著坐吧!”
“一聽說去火車站,司機馬上踩油門跑了,我遇到過幾次。”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大家都表示遇到過出租車司機拒載的情況。“出租車是窗口服務行業,一定要高要求。”哈爾濱市民徐先生說。
隨後,記者先後搭乘了2輛出租車,對於“新國標”頒布一事,兩位司機表示聽說了。但對於乘客的說法,司機卻表示有苦說不出。“不是我們不想去,現在哈爾濱堵車現象嚴重,為10塊錢堵半小時,實在不劃算,即使出臺低速等時我也不想在堵車上耗時間。”的哥黃師傅告訴記者。
“關於服務用語,如果對每個乘客我都要說一遍,那也受不了,況且一些乘客態度本來也不太好。”黃師傅說。
質量對比看,仍需明確出租車在城市裡到底是普遍服務還是個性化服務,這將從供需關系上決定打車難易程度。
部分新規定無法落地
“新國標”第一條規定“可供乘客放置行李物品的空間不少於後備箱的2/3”。但現實是,哈爾濱部分出租車已進行了“油改氣”改裝,因此這第一條就成了空談。出租車劉師傅打開自己捷達車的後備箱,記者看到,劉師傅的後備箱最裡面是個大的液化氣的儲存罐,這個儲存罐基本上就佔了後備箱的1/2,劉師傅不禁要問,如果按照新規定,油改氣的出租車是不是都得停運呢?
“乘客上車前不得有詢問目的地等挑客行為”的規定,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司機拒載被“扼殺在搖籃裡”的希望。但記者調查發現,此項規定在現實執行中,面臨難題。
出租車交接班時順路拉客不好管。23日晚高峰,記者在西大直街隨機攔下多輛出租車,有幾位出租車司機都以交班不順路為由拒絕載客。哈爾濱一家出租車公司的司機張華說,交接班時提前詢問、拒載不能算挑客,順路的話就拉上,多做一筆生意,否則只能放棄。
對此,大多數出租車司機認為,交接班時如果不能提前詢問順路拉客,那就只能等交接班過後再開始服務,這必然會造成運力的浪費。據了解,哈爾濱有超過半數為雙班運營,如果在交接班時都為了避免提前詢問目的地而暫停運營,確實會損失一些運力。
“新國標”提出要求,希望出租車企業能提供24小時電召預約服務,但成功率和收費問題卻成為目前對出租車電召的主要困擾。據記者了解,哈爾濱市的出租車電召成功率甚至不及街頭攔車,在早晚高峰時段,臨時電召對於出租車司機的吸引力不大。“即使安裝了電召軟件也很難緩解現在打車難的情況,因為叫車的乘客大多是在早高峰或容易堵車的路段,這個時候我們在附近的話聽到也不會過去,一般會繞著走。”天鵝出租車公司的吳師傅說。另外,目前哈爾濱市的出租車公司電召平臺根本就不完善,電話預約出租車仍然較難實現。
如何避免成一紙空文
對於冰城的出租車運營來說,軟硬件都存在亟待提昇整改的問題。更關鍵的是,作為冬季運營時間長的北方城市,“新國標”與本地現實情況存在“脫節”。如何因地制宜落實,也值得推敲,不能搞一刀切。但,無論如何,“新國標”貫徹落實,需對出租車行業標本兼治,一方面要嚴格監管執法,另一方面則要找准出租車定位改善供需關系。
對此省社科院原研究員董鴻楊認為,從治標上看,交通執法等部門未來要根據“新國標”對出租車行業持續保持嚴格執法,特別是重點打擊拒載、議價等嚴重影響行業形象的違法違章行為,不斷提高行業運營服務水平和效率。從治本上看,要想切實緩解打車難,做到“新國標”提出的要求,還需從出租車定位下手,改善供需關系。從國內外出租車數量、價格和服務質量對比看,仍需明確出租車在城市裡到底是普遍服務還是個性化服務,這將從供需關系上決定打車難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