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31日訊 幾年前,立體車位開始入駐冰城一些住宅小區,很快成為業主們議論的熱點。“就是開發商開闢的賺錢新手段”、“又難停又耗時間”、“把車刮壞了算誰的”……一時間,長相“後現代”的立體車位在地下車庫被打入“冷宮”,“即使多花點錢也要買個正常車位”的思想還牢固樹立的業主的心中。而時過境遷,如今面對越來越擁擠的車輛,那些買了立體車位的車主們終於長長地舒了口氣,“多虧當年有眼光,提前買了性價比高的立體車位。”
近日,記者走訪哈市各大小區,調查立體停車位現狀後發現,立體停車位漸漸被私家車主接受。

天鵝灣小區地下立體停車位。

歐洲新城小區地下立體停車位。
業主由恨到愛:
曾經後悔買立體車位 現在感覺真幸運
由於前一天晚上入庫時,車停歪了一點,立體車位“上鋪”的賈先生一大早就發現,愛車主駕後視鏡慘遭立體車位邊框的“切割”,只剩一根裸露的電線連接著車體。要按三年前剛買這個“鬧心”車位時的脾氣,賈先生早就暴怒著去找車管處理論了。而這次,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對記者說,不找了,直接找保險公司,是自己停車沒停好,不是車位的問題。
家住哈市道裡區歐洲新城的賈先生,三年前買了這個地下立體車位,當時買它並非情願,而是窘於囊中羞澀,買不起一尺之隔的自然車位。“當時覺得花十幾萬只買了這個破鐵架子,非常郁悶。”賈先生說,當時買立體車位時,周圍的所有朋友都曾替他“惋惜”了好久。
“當時,大家看法幾乎一致:立體車位太不方便,安全沒法保障,停車容易出問題……總之一句話,我買了它,感覺好像倒了大霉一樣。”賈先生告訴記者,剛開始停車確實有些問題,因為立體車位要求倒車入庫,而空間小,需要手法嫻熟的司機一步到位。當時的他剛買車沒多久,三天兩頭就跟車位來次“親密接觸”,隨即就對立體車位心生厭煩,有時會跑到車庫管理員那兒指責根本就不應該改建立體車位。
而現在,記者眼前拎著倒鏡的賈先生一臉平靜,無奈地悔恨自己當晚疏忽了,沒停到位就走了。“這幾年熟悉了這部機器的性能,車技提高了不少,停車不再是啥難事兒。每次回家看到在小區門口苦尋容身之地的鄰居們,感覺自己擁有這個小窩已經非常幸運。”賈先生告訴記者。
小區物業:
幾年間投訴漸少 立體車位被業主接受
和歐洲新城的賈先生一樣,家住群力天鵝灣一期的業主張志濱,對小區的立體停車位也是由恨到愛。“原來問題確實不少,這邊人還沒下車呢,那邊人就刷卡啟動了,眼看著車門還沒關上就卡在車庫邊框,被擠壓變形,司機坐在車裡手足無措。”張先生告訴記者,雖然物業公司在明顯的位置張貼了操作規程,但還是有很多新司機會犯錯誤。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業主更快熟悉立體車位的操作流程,負責天鵝灣的銀達物業可是下了不少功夫:拉橫幅、做標語、定期請車庫廠家給業主辦培訓班。為了讓業主能直觀分辨自己的車位,銀達物業還在上下車位上噴繪了不同顏色的漆。
“天鵝灣目前共有住戶約3000戶,車位共設3000個,可以說為每戶業主都提供了一個車位,而這其中三分之二都是立體車位。”銀達物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0年7月和2011年10月入住時,2000個立體車位就被一搶而空。“當時購買立體車位,我更看重的是價格,而對如何使用和將會面對的問題沒有過多考慮。”業主魯明說,“三年下來,我已經逐漸接受了立體車位。經過幾次投訴,我和很多鄰居都發現,其實車位本身沒有質量問題,大多是自身操作不當引起的。”
銀達物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天鵝灣小區的立體車位由一家上市企業來做,質量和後期維護服務有很大保障。目前,使用上下立體車位的業主要交特種設備維保費46元/月/個和36元/月/個。“這是立體車位和自然車位在後期服務上的顯著區別。從投訴數據看,三年來下降了太多,說明立體車位已經真正被業主接受。”銀達物業的負責人表示。
記者調查:立體車位空置率下降 需求旺盛
每年冬季來臨前,冰城各小區的停車庫都會迎來一個辦理租賃或購買車位的高峰期。近日,記者在位於南崗區紅旗大街某小區地下車庫內看到,夏秋季節空蕩蕩的立體車位區域,現在已經停滿了車。“這幾周辦理新卡的人明顯多了不少,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立體車位的空置率下降了。”該小區車管員告訴記者,這個小區立體車位是後建的,面積只佔了全部車位的八分之一,以前就算自然車位擠滿了車,立體車位也多數空著,大家都嫌它小不方便停。“而今年不同了,有人直接找我問立體車位還有沒有人往外租,而且要求只租立體的,自然車位不租。”車管員說,還不是因為價格便宜。
哈市市民孫女士這幾天剛剛買了位於哈工大附近一個小區的地下立體車位,著實讓周圍的朋友羡慕了半天。“我是花了10萬元買的旁邊新小區的地下立體車位,我們家小區沒有立體車位,自然車位最低也要20多萬,價格太高了。”孫女士告訴記者,這個立體車位還是幾經周折纔買到手的。“原來大家都不買立體車位,覺得麻煩,現在自己買了以後,發現用起來並沒有大家說得那麼恐怖。”孫女士說,熟能生巧,一般熟手有過兩三次入庫經歷就沒問題了。
記者了解到,立體車位較自然車位在價格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天鵝灣小區進戶時自然車位要30萬,而立體車位僅需15萬。目前歐洲新城、天鵝灣、黃河綠園、文軒小區等住宅小區立體停車位的銷售價格一般在10萬至16萬元不等,均比自然車位要便宜一半左右。從租賃市場看,立體車位租金也要比自然車位的租金便宜一半左右。比如黃河綠園小區,自然車位一年租金一萬二左右,而立體車位一年租金僅7000元左右,租的人很多。
相比幾年前,立體車位剛進入哈市時的冷清,這個冬天,立體車位憑借著價格等方面的優勢,在車輛日漸擁擠的城市,漸漸站穩了腳跟,需求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