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1日訊 “白天睡了一大覺,現在感覺挺好。”30日17時許,記者來到哈醫大二院老年病科病房看到,“人民幣女拖拉機手”85歲的梁軍老人氣色不錯,聲音洪亮,與23日因急性心衰被送進醫院時生命垂危的樣子有天壤之別。經過一周治療,從30日開始梁軍老人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明顯好轉,吃過晚飯後,在老伴和兒媳的陪伴下認真地看著電視裡的新聞。
梁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第三套人民幣票樣。
《梁軍傳》再版老人簽名累犯病
“我這病呀,一半是累出來的。”看到記者來探望,梁軍邊熱情地伸出雙手將記者拉到床邊坐下邊說,上個月《梁軍傳》再版發行,她那陣子一直忙著在自傳上簽名贈予讀者。23日,她簽了大約有100本,越寫越覺得自己的字難看,還感覺喘不上氣來。那幾日正逢大霧天氣,氣溫驟降,梁軍本以為自己的哮喘病犯了。可家人將呼吸困難的梁軍送到全國勞模體檢定點醫院——哈醫大二院檢查發現,老人是急性心衰發作。
很多檢查指標已顯示梁軍處於最危險的狀況,糖尿病、嚴重高血壓、冠心病、骨關節病、哮喘、房顫、膽息肉、腎結石等多種疾病威脅著老人的安危。
醫院緊急召集老年病科、呼吸內科、心內科、骨外科、內分泌科等多科專家進行緊急搶救。
一周兩次脫險醫院增“心理護理”
“梁軍這一周出現了兩次危急情況。”梁軍的主治醫生馬蘭教授告訴記者,第一次是老人入院之初,還有一次是在入院次日的深夜,幸好搶救及時,老人都平穩渡過難關。待老人進入平穩狀態後,醫院又開始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藥物治療,並特別增加了“心理護理”,醫護人員們會每天不定時地去陪伴老人,陪她聊天,給她講健康保健知識,讓她從緊張和焦慮的狀態中脫離出來,早一些恢復健康。
“我這幾天感覺越來越好,胃口也很好,醫生很細心,囑咐我現在只能吃乾的,不能吃流食。”因為耳朵有些背,梁軍說話聲音偏大,但吐字很清楚,思維也很敏捷。她說,自己的三個兒子很孝順,因為糖尿病的關系,醫生不讓吃流食,孩子們就特地在家做可口的飯菜給她送來,醫護人員對她也很好,沒事就來看她,陪她說話。
從家取來“自傳”送給醫護人員
為了感謝一周來老年病科醫護人員對自己的細心照料,梁軍昨天特意讓兒子從家裡帶來《梁軍傳》,簽上自己的名字,親切地贈送給醫護人員們。
提到自己的往事,老人的眼睛中突然冒出光彩。記者和照顧她的小護士們一起圍坐在她身邊,“哪年被印到人民幣上的?”“當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是什麼感覺?”大家東一句、西一句地問著。
梁軍老人耐心地說著往事:她是明水縣人,1962年我國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面值為一元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生產圖”,就是以她的形象而形成。她是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也是建國後第一批全國勞動模范,全省勞動模范的光榮典范。
希望用勞模精神傳遞正能量
“我老伴的身體沒我好,勞動造就我強健的體格。”梁軍說完後看著老伴哈哈大笑。
雖然病著,但她並不服老。梁軍自己時常感慨年輕時養成的勞動習慣,讓她擁有了強壯的體魄。直到近兩三年,梁軍患上一些老年病,纔感覺身體上的不適,甚至多次出現險情。但她仍堅持經常參加些活動,希望還能夠代表老一代的勞動人民,代表全省的勞模們,再多為社會傳遞一些正能量,把勞模的精神傳遞給當代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