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吉林松原地震哈爾濱震感明顯 主因:震源淺距離近震級強
2013-11-02 08:17:4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原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日訊 10月31日,很多冰城市民都切實體會到了“震感”,雖然這幾個月來周邊也有幾次地震,如6月份內蒙古與黑龍江省交界處的5級地震,5月份鄂霍次克海發生8.2級地震,但都不及此次震感明顯,且哈爾濱市區部分地區的手機信號一度失靈。究竟此次地震為啥對哈市產生這些影響,黑龍江省地震局專家一一給出了解答。

  為何冰城震感明顯

  地震發生時,會測定震源深度和震級。深度意味地震的位置,震級意味著強度。一般情況下,周邊城市的震感強不強,主要受三方面制約:震級大小、震源深淺和震中距離。震級越小震感越小,震源越深震感越小,離震中越遠震感越小。反之越強。

  昨天,吉林省松原市地震的震源深度為8公裡,屬於淺源地震,距哈市230公裡。對比來看:鄂霍次克海地震震級雖強,但震源深度為6000公裡,屬於深源地震,且距離哈市2100公裡,相對較遠,因此我們感覺並不明顯;內蒙古地震震級僅為5級,且與哈市間的距離比松原遠,因此震感也不強。

  所以,此次地震震源較淺,離哈市較近,等級又屬於中強震,因此冰城市民有強烈的震感不足為奇。

  為何通訊一度中斷

  昨天11時10分至11時30分,道裡、南崗和香坊等多個地區的市民都反映手機沒信號了。難道是受到松原地震的影響嗎?省地震局專家趙誼表示,此次震級遠不夠對電磁信號造成影響,應該是人為導致的。

  “我手機不通了,只能通過微博告訴大家我平安。”昨天,不少市民因手機失靈只能通過網絡交流。記者撥打地震局相關人員的電話也一度只有忙音。震感一強,大家都忙著給親朋好友打電話報平安,一時間通訊極度增多,造成網絡擁堵,導致部分人收不到信號了。過一陣大家都平靜了,信號自然恢復了。趙誼強調,只有7級以上的地震纔有可能造成電磁信號的中斷。哈爾濱與震中還有一段距離,不會影響通訊。

  餘震會否影響我們

  “震感太強了,要是餘震再來,晚上都不敢睡覺了!”面對市民的擔心,趙誼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在東北地區,建築物除了防震還要御寒,所以牆壁都很厚,抵御6級地震不會有問題。

  本次發震構造為扶餘—肇東斷裂帶,震中100公裡范圍內曾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只有3次,且年份相差久遠,上兩次分別是1119年的6.8級、2006年的5.0級。

  趙誼表示,從歷史上看該地震帶多孤立型地震,一般不會有太大的餘震,但在二三天內會有很小的餘震,不過震級較小時可能震感不明顯。其實,昨天14時1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東經124.2度,北緯44.6度)還發生了一次3.6級的地震,我們都沒有感覺到。

  能否誘發我省強震

  受西太平洋板塊俯衝影響,在此次淺源地震之前,在我們周邊已經發生了3次震源在500公裡以下的深源地震,分別是9月2日、28日和10月30日,正是這3次我們沒感覺到的深源地震觸發了昨天的淺源地震。地震一般都是能量的釋放,能量發出去了,地震帶自然就會平靜了,按此歷史規律看,此地震帶或許會進入一個平靜期。其實我省每年臺網可監測出上百次地震,只不過震級較小我們沒有感覺到,地殼的運動是正常現象。

  我省的北東和北西有5條一級地震帶,據統計,自1900年以來,共發生4.7級地震24次,而屬於強震級別的只有1次,發生在1941年綏化的6級地震。

  趙誼表示,地震本身不會造成人員傷亡,造成人員傷亡的是地震帶來的次生災害。因此,我們在平時要學會避震的技能和常識。

責任編輯: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