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11月1日訊 1日,黑龍江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分析了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問題並提出對策。
據悉,當前我省經濟運行總體上看平穩有序。經濟增長質量有所改善,反映經濟運行效果的『五個比重』穩定提高,其中,公共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達11.0%,比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產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54.2%,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產業投資佔全省產業投資的比重達72.1%,比上年同期提高3.9個百分點;民生投入佔財政支出的比重達59.4%,與上年同期持平;稅收收入佔公共財政收入的比重達75.9%,比上年同期提高8.2個百分點。
黑龍江省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各領域、各環節面對調結構、轉方式、促改革的總體布局,在沒有大的刺激性政策的作用和影響下,呈現緩中趨穩的態勢,說明經濟活動的自組織能力、市場適應性和內生動力在集聚並發揮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著以下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
1.受全國經濟下行的滯後影響,各產業增速均有回落。受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影響,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幅均有所回落,遼寧比上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吉林比上半年下降0.2個百分點,我省比上半年下降0.3個百分點。我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增幅回落主要受二產增幅環比下降1.1個百分點的影響,二產增幅回落主要受工業增幅回落較大影響,尤其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回落較大。除此之外,一、三產業各領域主要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也不同程度出現增長放緩的情況,由此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回落。
2.工業生產增幅下滑,遇到階段性困難。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493.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一是佔我省規上工業增加值41.5%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前三季度實現工業增加值1449.8億元,比上年同期僅增長1.4%,前三季度我省若扣除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長12.1%。二是佔全省總量權重較大的大慶市和『四煤城』工業增幅回落,其中佔全省總量54.5%的大慶市工業前三季度僅實現4.5%的增長,『四煤城』中,雞西、雙鴨山雖然實現增長,但是增速較低,七臺河、鶴崗工業增速則繼續呈下降趨勢,『四煤城』合計增速下降7.7%。三是受市場周期性波動和國家房地產市場的強力調控,致使煤炭、煉焦、鋼鐵、水泥等行業受衝擊較大,實物量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趨勢。
3.進出口產品結構不盡合理。據海關統計,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29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4%,增幅同比提高19.0個百分點。但從進出口產品結構看,我省出口產品層次較低,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比重較大,自主品牌產品出口較少。
為努力達到可持續、穩增長的預期效果,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抓好糧食產能鞏固提高工程,扶持『高產創建』活動和適度規模經營,力爭農業豐產豐收,農民得實惠。二是抓好重點產業大項目建設工程,加快構建『十大重點產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在項目投達產上跟蹤問效,長短結合、積攢後勁。三是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監控,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監測和預警,全力推進哈大齊工業走廊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在積極支持中央企業穩定運行的同時,壯大食品工業、文化產業、綠色產業和縣域經濟等新經濟成長點。四是做好招商引資工作,推動外貿轉型昇級,推動旅游與貿易融合,擴大國際國內市場份額。五是繼續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六是針對國家在擴權讓利、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上的微調控措施,抓好政策落實和職責細化工作。七是創造性貫徹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兩江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規劃、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等相關戰略舉措,努力實現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