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食品安全監管難點在基層,重點也在基層。今年6月份,市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在全市開展食品安全平安社區(村屯)創建活動,通過招聘專兼職協管員和信息聯絡員監察食品安全,形成市、縣區、鄉鎮、社區村屯四級食品安全監督網。目前全市共有社區鄉鎮以下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2896人,開展食品安全平安社區創建工作。
郭桂玲是薩爾圖區格林社區工作站的食品安全管理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到轄區內的飯店、超市等與食品相關的場所進行排查,證件齊不齊全、食品衛不衛生、後廚環境如何,都是她檢查的內容。
“不合格的,我們就告知整改,問題嚴重的,我們會及時向食安辦成員單位報告,以確保我們轄區居民吃上放心的食物。”郭桂玲告訴記者。
在林甸縣,83個行政村都建起了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成立了“一主三員”的監管組織,廣泛發動群眾,大家群管群防,淨化農村食品市場,大大提昇了百姓自我防范意識。
劉樹春是林甸縣東發村的食品安全信息員,他會不定期到村裡的每一條路走一遍,排除污染源,檢查每一個垃圾投放點,消除病菌傳播物,叮囑養殖戶做好防控防疫。“一旦發現村裡有超過四五十人的聚餐,我們會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則很快就會趕到用餐地,檢查食品符不符合要求。另外,村內養的豬雞牛馬等家禽家畜發生災病,我們也負責監督村民進行銷毀。”劉樹春說。
東發村的11個屯的屯長都是食品安全信息員,村長是食品安全協管員,用村乾部監管不僅有工作力度,更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無論是村裡制作了什麼食品外售,還是購進了什麼食品內銷,村民都會通知村裡的信息員。
林甸縣食安辦綜合科科長陳雷表示,通過創建活動的開展,村屯一級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延伸到了基層,同時也增強了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目前全市像郭桂玲、劉樹春這樣的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都是經過專業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後,纔進行最基層的食品安全監督工作的。他們往往都有著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全面的業務素質。
市食品安全監督協調辦公室主任常務副主任張永森介紹,下一步在食品安全基層監管體系建設中,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部署,進一步強化基層監管,在加強基層機構、人員配置上下功夫,在社區、鄉鎮設食品安全專職機構和專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