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在哈爾濱市平房區平新鎮東福村,村民有事都樂意找老白。61歲的老白名叫白武成,是村裡的代辦員。村民家裡的大事小情都找他跑腿幫忙。從2009年成為代辦員以來,他已經為鄉親們代辦了2000餘件事兒。
白武成走在為村民辦事的路上。 記者王東攝
“管閑事”也是需要“天賦”的
有些人天生就愛瞎操心,老白無疑是其中的一個。15年前,纔46歲的白武成就顯現出過人的“管閑事天賦”。村民侯德鑫和小舅子李繼濱因為點小事產生矛盾,多年不來往,眼瞅著李繼濱的兒子要結婚了,白武成開始為這兩家操起心來,“都是一個村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就算沒親戚,也不應該這樣啊,家裡辦喜事是個讓他們和好的好機會。”在沒有任何人去請求他出面解決的情況下,白武成開始了第一次家庭糾紛調解。
白武成像個居委會大媽一樣兩家來回跑,苦口婆心地勸,不聽勸他就不走,來回跑了十來趟,侯德鑫和李繼濱終於被他說服了,從那以後恢復了來往。白武成得到的,只是兩家人的謝謝,但這已讓他很滿足。“他們以後處得好就行,鄉裡鄉親的就該這樣。”
這次成功的調解算是正式確立了白武成“居委會大媽”的地位,此後村民家裡的大事小情都找他幫忙,冬天打苞米,他幫著聯系人;誰家賣豬賣雞,他幫著看秤驗錢;紅白喜事,他來寫賬收錢;以前交電費需要到平房區或者雙城市,大家懶得折騰,老白把這活攬下來,一個人交全村人的電費。
“‘沾錢兒’的事找他放心”
2009年,平房區以東福村為試點黨支部便民代辦站,白武成理所當然地成為首位代辦員。“這在以前那麼多年,他就一直幫村民辦事,有責任心,大伙兒也都信任老白。”平新鎮黨委書記王少敏說。
從此之後,老白的業務更多了。老侯家宅基地面積與土地使用證上的面積不符,老白找到平房國土資源分局,調查核實,為老侯換證;老蔣家兒媳婦生孩子,老白跑了三天幫著落戶口;老林太太擔心自己死後智障兒子受欺負,老白把老林太太的5個女兒湊到一起調解,按照老人的意思寫好遺囑,所有人在上面按了手印,了卻老太太的一樁心事。
哪怕是那些“沾錢兒”的事,大家也找老白幫忙。村民需要小額貸款,老白到銀行跑,幫著准備相關手續;村民生病住院了,老白拿著所有的手續和材料到鎮衛生院去報銷,然後把錢送到病人家屬手裡。“十多年了,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是他記賬收錢,這人品還差得了嗎?‘沾錢兒’的事找他放心。”村民李興義說。
“試點”不錯,11個村都有“老白”了
老白是村裡的大忙人,要乾的事很多。
據了解,代辦站代辦服務的項目目前主要有17類:勞動就業;計生服務;老年優待證;身份證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用報銷審批;戶口遷移審批;土地管理建房審批;個體工商戶申辦有關證照;企業申辦有關證照;政策法律諮詢;黨員服務類;農技知識諮詢;市場信息諮詢;農戶水、電、電話、有線電視線路安裝;維修代辦聯系;殯葬代辦聯系;優良品種引進;還有其他的便民服務事項。
東福村目前有400多戶、1000多村民,與這1000多人息息相關的17類服務,都是老白一個人在跑。老白固定每周三去一趟鎮政府民生大廳,如果有計劃外的急事,他就隨時去辦。四年時間裡,他已經為村民們辦理各種事兒2000餘件。
看老白跑得辛苦,鎮裡曾提出給他開點工資,但每一次都被老白拒絕了,“就是幫著大伙兒跑跑腿,拿錢成啥了,咱又不是為了掙錢乾這活,大伙兒信得著我,我就多乾點唄。”最後鎮裡出錢給老白買了輛電瓶車,省了他每天騎著自行車來回跑。
看到試點效果良好,在老白上任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平房區將便民代辦站在全區11個自然村鋪開,現在每個村都設立了村黨支部便民代辦站,更多的“老白”開始忙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