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實習生 張皜然 記者 王忠岩)天氣漸冷,在哈爾濱市大街小巷裡,制作羽絨服的生意越來越好。這些羽絨服制作師傅大部分來自四川省雅安市,他們像候鳥一樣,每年冬季便紛紛從雅安來到哈爾濱。

劉志強在剪裁羽絨服的外料。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在哈爾濱市香坊區東興胡同,有一家羽絨服店,是來自四川雅安的劉志強夫婦經營的。二十多平米的店裡掛滿了羽絨服。劉志強的妻子和女縫紉工分別用平縫機制作,而劉志強則一邊裁剪布料一邊招呼客人。


喜歡聊天的劉志強告訴記者,他今年41歲,已連續十多年冬季來哈爾濱開羽絨服制作店。今年7月,他和妻子再一次將女兒留在四川老家,兩個人來到哈爾濱開店。
哈爾濱有數百家羽絨服制作店,其中大部分都是四川雅安人開的。他們多是夫妻兩人來哈爾濱,再從當地僱傭一名縫紉工。因為羽絨服制作在四川雅安已經形成產業鏈,布料等產品價格低,所以他們來哈爾濱之前,會從雅安訂購數萬元布料和絨毛一起帶到哈爾濱,今年在哈爾濱開店的就有100多家。
劉志強把手機裡四川老家照片分享給其他人。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提起孩子,劉志強說,老家的土地少,很多人都外出謀生,把孩子留在家裡也是沒辦法。不過孩子現在念高一了,懂事了,自己在學校住,什麼活都會乾,洗衣服、做飯都行,周末休息還能回家看望姥姥。劉志強一邊說著,眼角留露出一絲笑容。
劉志強整理從老家帶過來的辣椒。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劉志強的四川菜做得很不錯,圖為劉志強展示他做的水煮魚。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今年4月20日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到4月24日,地震共計造成196人死亡,失蹤21人,11470人受傷。劉志強一家也是地震的受害者。說到雅安,劉志強告訴記者,雖然家離震中較遠,但房子還是受到了波及,房體出現了裂縫,現在雖然修好了,可是一下雨還是會漏水。在地震期間,劉志強被全國蜂擁而至的“愛心”感動著,由於道路被切斷,只有摩托車有機會進入震中,劉志強多次冒著生命危險騎著摩托車義務送記者和其他救援人員過震中地區。
劉志強與妻子在狹窄的過道裡吃午飯。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雅安人民很勤勞,經過短暫的休整,雅安的羽絨服相關企業恢復生產。劉志強也和其他雅安人一樣,沒有呆在家裡等國家的援助,當年7月就離開老家到東北開店。劉志強說,地震時,全國各地包括哈爾濱人都大力幫助過雅安,現在他來哈爾濱給冰城人做羽絨服,他一定講誠信,給冰城人做最好最暖和的羽絨服。
閑聊時,隔壁服裝店銷售員小麗來定制羽絨服。她告訴記者,現在商場賣的羽絨服多是南方城市生產的品牌服裝,但相對於東北來說,服裝裡的絨毛有些薄。而羽絨服手工制作店可以把廠家制作的半成品拿過來,再多填充一些羽絨後制作成厚實的羽絨制品,和商場裡的款式一模一樣,很受消費者歡迎。
劉志強夫婦晚間就睡在案臺下邊。張皜然 攝
從羽絨服店臨走時,記者看到滿屋的羽絨服,突然想起一個問題,這對夫婦是否還要租房子住?憨厚的劉志強掀起了裁剪服裝的案臺布簾,記者看到案臺下邊地面上鋪著一些被褥,被褥上放著一些布料。劉志強告訴記者,到了晚上,他們把案臺下的布料拿出來,夫妻倆就睡在案臺下。
劉志強在給擺在門口的樣品整理外形。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記者離開了羽絨服制作小店,心裡卻很不平靜,這夫妻倆要在案臺下睡過一個冬季,甚至半年。勤勞堅韌的雅安人民,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