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光棍節18個小時我省支付寶交易額5億 『敗家指數』全國第18位
2013-11-12 08:59:39 來源:生活報  作者:紀秋韻 徐楠 於海霞 孫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1月12日訊 11月11日,“光棍節”。前兩年的這一天,“脫光”是最搶鏡的字眼,最搶眼的鏡頭則是鋪天蓋地的相親會、銷售一空的鮮花、婚姻登記部門前排出老長隊伍等待登記的新人……而今年,“脫光”被“瘋淘”搶了風頭。從“淘愛情”變成“淘貨”,“雙11”在商家網店大規模打折促銷活動的推動下,成了一場名副其實的網購盛宴。

  婚姻登記部門特意加班 結果來登記的還不如平時多

  11日是“光棍節”,記者從哈市8個城區婚姻登記部門了解到,截至當日15時,哈市8區登記結婚的人數僅為272對,而平時一天來登記結婚的還有三四百對呢!與前年的“光棍節”哈市有千對新人登記、去年也有數百對新人相比,今年的“光棍節”婚姻登記部門顯得特別冷清。

  9時,記者在道裡區婚姻登記大廳看到,來辦理結婚登記的新人並不多。前來辦證的新人小孫告訴記者,自己並不是衝著“雙11”來的,只是湊巧當天休班就約女友一起過來了。在南崗區、道外區婚姻登記處,當日來登記的新人同樣不多。道外區婚姻登記處武百恆主任說,怕出現排隊登記的情況,當天他和同事特意加了個早班,可來的人並不多,“估計都忙著上網購物去了。直到晚上下班一共纔有32對新人來辦手續。”當日,在南崗區結婚登記的新人僅有54對,還沒有平時多,幾乎沒接到預約諮詢電話。

  哈市民政局社會事務處負責人表示,從這個“雙11”結婚登記遇冷的情況看出,現在年輕人費盡心思選擇好日子紮堆結婚的想法已經有所改變,他們不再趕時髦、討好彩頭,對待婚姻變得更加慎重和理性。

  有多瘋狂?每三小時交易額漲幅接近1個億

  婚姻登記處冷清,網上卻是一片火熱的場景。各大電商在“光棍節”打折促銷,讓眾多網友徹夜不眠,秒殺得紅了眼。

  11日零時一過,猶如發令槍一般,各地支付寶交易額開始迅速滾動。記者從阿裡巴巴公關部了解到,從零時開始,僅僅過去三個小時,黑龍江支付寶交易額就顯示為165,298,803元,位列所有省份的第22位。這1億多的交易額也顯示出“雙11”這一天夜貓子真是不少。記者粗略計算,假如人均消費1000元,那麼意味著三小時裡黑龍江大約有16萬多消費者在淘寶上“瘋淘”。

  隨後,黑龍江支付寶交易額一度攀昇,截至9時,交易額為270,496,791,排名上昇到第18位,此後位置一直比較穩定。看來,不少龍江人都趁著早餐前後搶購。隨後,從9時至15時,黑龍江支付寶交易額保持每3小時漲近1億的增幅。截至18時,交易額521.529.951,排名位居第19位,被後來居上的廣西趕超了,龍江人“敗家指數”位列全國第18位。

  截至21時,支付寶交易額排在前五位的省份分別是浙江、廣東、江蘇、上海、北京。


 

  都在搶啥?數碼電器最多其次是服飾床品

  大家都在搶購啥?記者從阿裡巴巴公關部獲悉,從天貓統計的熱銷寶貝排行榜來看,截至11日18時,小米各型號手機佔據熱銷前三甲。前十位除了一款預售香港希爾頓酒店住宿外,其餘都是家電。同時,記者了解到,血拼大軍的重點仍在數碼、服飾、電器、床上用品等網絡熱銷用品上。截至20時,天貓統計的交易額前十位的旗艦店,除了各家電旗艦店外,羅萊家紡等床上用品、傑克瓊斯等服飾旗艦店紛紛上榜。另悉,截至20時,淘寶已累計發運物流訂單量46,036,372件,看來“雙11”過完,航空、汽運,大包小裹就得滿天飛了。

  PK不如共贏 冰城多家品牌店線上線下一個價

  為應對電商衝擊,有商家搞起線上線下合作新模式。

  11日上午,記者從哈市各大商場了解到,面對電商“全面開戰”,很多商場打出“雙11特惠”等優惠活動應對。“出來逛逛發現一些東西跟網購一個價,有的甚至更便宜,這回沒網購也就沒那麼糾結了。”市民張玉興奮地說。

  在香坊區一家品牌女鞋專賣店,售貨員小李表示,店裡的活動與官方購物網站同步,打折僅此一天。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家品牌專賣店、直營店紛紛打出了“雙11”打折優惠的活動,更有幾個品牌的線下打折活動跟官方線上購物同步進行。“這樣的合作模式可以說是共贏,和氣生財嘛!”道裡區某品牌專營店劉經理說。

  瘋狂網民秒殺8小時 “激動到手心出汗”

  10日,恰逢周末,市民王穎在家忙活了一整天,“盡管提前做了功課,可還是覺得有很多東西要買。”王穎還特意在下午睡了一覺,“必須補充體力,這是一場惡戰,對人的體力和耐力都是考驗!”23時開始,王穎時坐在電腦前,還在QQ上與同樣備網購的朋友們推薦彼此心儀的“寶貝”。

  23時50分,王穎進入倒計時,不斷刷新屏幕,不斷看表,“特別激動,激動到手心都出汗了。”零時一到,王穎一下衝進盯了好久的網店開始秒殺。“感覺網絡在12點那一刻一下子就被卡住了,明明看到那件商品,就是搶不上,心裡那個急呀!”王穎表示,好在她有秒殺經驗,沈得住氣,等到有人“丟了機會”,就趕緊補上。不知不覺中,王穎連續鏖戰了八個小時,她表示購物中最難的是付款。“一提交就顯示收銀臺繁忙,付款總是需要排隊,常常是擔心這個付不上款,其他的又搶不上,所以確實忙壞了。”8時,王穎的購物清單上依然還有沒買到的貨物,只能無奈放棄,早飯都沒吃就匆匆去上班了。

  網上淘一天 “買夠半年的需求”

  相比之下,市民張紅艷這一天淡定許多,因為不用上班,她全天都處於購物狀態。

  “現在家裡正好要裝修,所以購買了很多裝修材料和家具,我差不多提前一個月就和商家交流了,確定價格和款式,包括一些小零部件,的確省了不少錢。”張紅艷告訴記者,如果不是提前做好功課,這一天一邊淘貨一邊下單一邊付款根本來不及。除了裝修用品,張紅艷甚至把“半年的需求”都買回來了,“給自己買了兩套化妝品,洗發水足夠用半年的,紙抽、牙膏更是買了不少,還給父母、公公婆婆備齊了禮物。我和老公家都在外地,每年春節都要給他們選很多禮物,今年都在網上搞定了。”不過也有遺憾,張紅艷說她想買一部特價手機,原本以為有1萬臺,也就沒著急,等她去付款時纔發現,手機已經被秒殺光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