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2日訊 “今天你搶了嗎?”幾年前的11月11日,年輕人見面的問候語還是“你脫光了嗎”,那時1111這四個數字代表的是“光棍節”。近年來,隨著網購人數的增加,這個日子逐漸被解讀成了電商紮堆低價促銷的“雙十一”。今年“雙十一”期間,天貓成交量屢創新高,與往年相比,今年不少市民關注的物品優惠幅度都變小,買家在購物前都顯得比較理性,專家表示,買賣雙方已趨於理性,低價促銷也將越來越“常態化”。
淘便宜貨得先淘攻略
一周前,市民王女士的朋友給她發了一份“雙十一”打折清單,其中共涉及服裝、食品、家紡、家具、汽車、建材等37個類別、5000多個品牌的商品。
拿到清單後,王女士不禁感嘆,為淘到便宜貨,大家可真是“做足了功夫”。記者看到,該清單以電子表格的形式制作,點擊打開後,表格中共有不同顏色的37個分列表,每張分列表為一個類別的商品,表格當中有具體的店鋪及寶貝名稱、鏈接地址、專櫃價格、雙十一狂歡價和優惠折扣。王女士表示,表格中的寶貝,打折力度挺大,最低5折,最高的甚至1折左右,“想知道自己鍾意的寶貝參不參加活動,上這裡一搜就搞定。”
提前半月搶購信用卡刷爆
“我的信用卡透支額度是3000元,沒想到沒到11號就已經刷爆了。”哈市市民於雪嬌說。
於雪嬌喜歡網購,由於有些賣家在“雙十一”前就開始打折促銷,所以她從月初就開始網購。11日晚上8點,她登陸網銀的時候纔發現信用卡的透支額度已經到了,無法再付款了。
“之前光想著買了,忘了花多少錢了,收到提示短信的時候纔發現卡已經刷爆了。當時把我急的,購物車裡還有很多東西沒買呢,然後就趕緊登陸網銀往支付寶裡轉賬,可能是當天晚上轉賬的人太多了,一次次試也轉不過去,最後忙了將近一個小時,纔轉賬成功,終於能趕上零點搶購了。”於雪嬌說。
一些經驗十足的買家們也紛紛在“雙十一”到來前出手。市民欒女士告訴記者,她提前半個月就往支付寶裡充值了。“我就怕自己消費的時候不理智,只往支付寶裡衝了一個月的工資2800元,就想著這幾天最多就消費一個月工資了,花沒了就拉倒,堅決不能超支。”
一件T恤便宜10塊還不包郵果斷不買!
相對於“購物狂”來說,一些買家面對“雙十一”則顯得頗為理智,在看到自己收藏的商品與“雙十一”前的優惠幅度差不多時,選擇了觀望。
市民李想日前在網上看好一件原件為179元的T恤,當時賣家促銷的價格為79元,他在和賣家溝通後得知,這件T恤會參加“雙十一”活動,但具體的優惠要提前一天纔能知道。於是李想一直收藏著這件T恤。10日晚,李想打開購物車發現,T恤的價格確實參加了“雙十一”活動,價格從79元降到69元,而且還不像以前那樣包郵。“一件T恤等了半個月,便宜10塊錢還不包郵,我果斷就放棄了。”李想說。
男友主動給動態口令女友理智拒絕
“雙十一”前夕,網上流傳一個段子:“雙十一當天,請各位有家室的男士注意了,起床第一件事是打開老婆的支付寶和網銀,連續輸入三次錯誤密碼再去上班,切記。不要問我是誰,我的名字是雷鋒。”
這個段子讓很多男士捧腹,但記者在實際生活中詢問卻鮮有人嘗試,與段子中的男士不同,哈市市民齊鵬飛主動將網銀的動態口令告訴女友,讓女友隨意購物,但卻被理性的女友拒絕。
齊鵬飛的女友林琳十分喜歡網購。今年“雙十一”,齊鵬飛讓女友盡情選購喜歡的商品,他來付款,還主動要求把自己網銀的動態口令給女朋友,然而卻被林琳一口拒絕了。
林琳表示,去年“雙十一”她花了好幾千塊錢,可後來纔發現,買的很多東西其實都沒怎麼用過。“今年‘雙十一’很多東西雖然也非常便宜,但是我決定要理智消費。”林琳表示,她不但沒要男友的網銀動態口令,而且自己的卡裡也沒衝錢。
只要記住訂單號就能搶購
“沒想到線下支付這麼簡單,沒有網銀、支付寶也能買東西。”11日,剛剛在哈市中央紅小月亮完成三筆支付訂單的市民張雪高興地說。
張雪一直沒有開通網銀和支付寶,但又喜歡購物,所以平時都讓同事幫忙代購。今年“雙十一”她又選了幾件喜歡的物品,可發現同事都很忙,自己實在不好意思麻煩同事。“我聽說支付寶有個線下的支付平臺,在中央紅小月亮裡,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購物的時候選擇了一下線下支付,然後用手機拍下商品,記下訂單號和金額就去小月亮付款了,沒想到過程相當簡單,不過幾分鍾交易就完成了。”張雪說。
據了解,淘寶網、支付寶為了方便一些不習慣用網銀的市民線下購物,推出了線下購物平臺,而哈市中央紅小月亮超市是支付寶線下充值付款業務東北地區首家合作商。
專家:“湊熱鬧”變成理性購物
記者在淘寶權威數據分析淘寶指數中搜索關鍵詞“雙十一”看到,“雙十一”最近7天的搜索指數環比上昇了62.4%,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昇了377.0%。我省居民對“雙十一”的喜愛程度,位列全國第10,其中女性購物者居多,比例為63%。對於曾經的瘋狂“雙十一”,在數據增長的背後,理性購物更是今年呈現的又一新趨勢。
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認為,與三四年前“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剛出現時相比,現在的消費者和經營者都已經理性了許多。原來每到“雙十一”上網購物,許多人都是抱著一種“從眾心理”,以前不網購的人可能也要來湊熱鬧。經過三四年的發展,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當中不可分割的一種消費方式,因此人們對這種集中打折促銷的活動不會再像幾年前那樣熱衷。消費者們可以理性地根據自己的生活所需進行購物。同樣,經營者在日常的網店經營中促銷手段也越來越多。各種團購、促銷、打折優惠越來越頻繁,低價銷售如今成了網絡商家的一種優勢。少了中間運輸、店面、人工等環節的開支,低價銷售或可成常態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