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2日訊 11月11日,記者從國家環保部網站上看到,從10月10日大慶供暖開始以來,除全省大霧天氣影響的幾天外,空氣質量與供暖前相比並沒有明顯變化,仍然保持優良。尤其是過去一周,大慶空氣質量5天為良,兩天為優。
大慶如此的好天氣,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嘴吹的,是通過治理大鍋爐、機動車尾氣等污染源實實在在乾出來的。
燃煤、秸稈焚燒、機動車尾氣、各種揚塵污染等污染物集中排放是影響冬季空氣質量的基礎成因,其中,燃煤供暖是影響東北地區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燃煤廢氣中的二氧化硫、煙塵等,對空氣質量影響最為明顯。據了解,大慶有火電機組、大型供熱鍋爐60餘個,為解決它們每天產生的廢氣,大慶沒少下功夫。
油田熱電廠是重要的發電企業,也是東城區最大的供暖熱源,目前,企業30萬千瓦燃煤發電供熱機正式投產運行,該項目是油田電力集團應國家節能減排要求,在油田熱電廠實施的『上大壓小』擴建工程。新機組年可形成560萬平米供暖和每小時110噸供汽能力。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8萬噸、氮氧化物326噸、煙塵0.17萬噸。
大慶還通過不斷的技改投入,努力使燃煤廢氣對空氣質量的影響降到最低。華能大慶熱電有限公司是一家燃煤發電企業,企業在機組建設中,就投入3.4億多元,同步建設行業領先的廢氣脫硫、脫硝、除塵等環保設施。公司生產管理部主任劉仁龍說:『這套環保設施相當於給機組加裝了「過濾嘴」,系統未投用時,單臺機組每天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硫1.08噸,煙塵1.12噸,系統投用以後,單臺機組每天向空氣中排放二氧化硫0.02噸,煙塵0.004噸,環保效果非常明顯。』
據統計,目前,大慶有火電機組20個,供熱鍋爐44個,目前都已安裝脫硫、除塵裝置,並與環保局在線監測系統聯網,數據實時自動上傳。同時,環保部門也建立了供電、供熱企業巡查制度,對企業環保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檢查,從而實現了全部燃煤企業的排放達標。
汽車尾氣是空氣質量的又一『殺手』,有統計顯示,在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各類污染中,機動車氮氧化物的排放佔各類污染源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30.8%,也是PM2.5最重要的污染源。據了解,2005年至今大慶機動車保有量已從16萬臺增長到38萬多臺。這其中,對空氣污染較重的黃標車有近8萬臺,佔機動車保有量的20%左右。為此,大慶出臺了《大慶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和《加強機動車環保檢驗標志分類管理的通告》,開始對汽車尾氣進行『圍追堵截』。
大慶提高了機動車落戶門檻,對不合格車輛,公安部門不予注冊登記或轉入。對全市機動車全面實施環保檢驗管理,要求上路行駛的機動車必須粘貼『黃綠標』,並逐步實現縣區主城區全面限行,到2015年年底,要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
另外,市環保部門正著手開展大慶市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預警系統研究,工作完成後,將可以提前預報大慶未來幾天空氣質量的變化趨勢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