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1月12日訊 由於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大部分道路屬超期服役,原有設計標准低、重載車輛多,加之去冬今春我市降雪頻繁、次多量大、凍脹嚴重。開春以來,市政道路出現較大面積的麻面、表層脫落,坑槽、龜裂、網裂等現象,社會各界反響強烈,修路呼聲較高。加之今年我市城區環境的快速改善,市政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已難以適應城市發展需要。所以今年我市進行大規模的市政道路、橋梁建設,項目多,投資大,建設任務十分繁重。
今年確定的37條市政道路和3座橋梁同步施工建設,創造了我市市政建設新的歷史。目前,除曙光北大街外36條道路完工通車,隨著道路的加快施工,城區擁堵情況逐步緩解;年內迎賓橋、前進橋也將通行,北大橋將完成橋下結構建設。
按照“拓寬交通卡脖路、打通出行斷頭路、昇級民生景觀路、修復嚴重破損路、建設發展急需路”的原則,確定今年市政道路改造建設范圍。在卜奎南大街、文化大街建設中采取的“陰涼泊車位”、“交錯式現代停車港灣”、“黑色休閑自行車專用行車道”等設計極具人文關懷。
昂齊公路改擴建工程。公路全長22.88公裡,工程於今年5月中旬開工建設,預計明年10月交工通車。目前,路面底基層、基層完成年計劃的100%;路面面層和涵洞完成年計劃的80%。
濱州鐵路公鐵立交橋工程。項目全長2.788公裡(含公鐵立交橋787.6米/1座),工程於今年7月10日開工建設,計劃明年10月與昂齊公路同期交工通車。目前,鑽孔樁、箱梁、系梁、墩柱等橋梁下部工程已全部完成計劃。路基土石方完成5.66萬立方米,佔年計劃的50%,預計11月中旬將全部完成。
綏滿高速卜奎互通工程。該項目設置單喇叭互通立交橋1座,城市連接路700米。目前,工程鑽孔樁、墩柱、蓋梁、系梁、箱梁等橋梁下部工程已全部完成,年底前將按年計劃實現主體完成。
齊泰高速公路齊杜路互通工程。項目設置匝道7條,含100.4m跨主線分離立交橋1座、37.04m跨水渠橋1座、涵洞6道。目前正在進行土地、環評等手續前期批復和征地拆遷工作,年底前將實現預期目標,整個工程計劃在明年開工建設。
客運南站公路綜合客運樞紐工程。項目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項目於今年8月1日開工建設,預計和鐵路客運南站同期交付使用。目前,項目土地審批等前期手續均已完成,鑽孔樁完成145根,佔總量的35%,11月底將完成全年計劃目標。
市民:體驗新環境心情就是爽
自從中心城區主要道路昇級改造基本結束後,全新的出行環境令市民們眼前一亮。而面對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道路,市民們也紛紛豎起大拇指,稱新鋪的道路令出行更安全、更舒心。
家住龍沙區紅星小區的78歲居民雷春鳳看到嶄新的民意路連連拍手。雷大娘告訴記者,新鋪的路令我挺有安全感。每次散步都要經過民意路的十字路口,以前馬路上的車太多,子女們都不放心我自己出門,現在好了,嶄新的馬路又寬又平坦,車輛通行也不那麼堵了,這可比以前安全多了。
上班族馬東亮家住海山胡同,當初他對龍華路道路昇級時造成的出行的困難很有意見,但如今走在嶄新、寬闊的馬路上,他的心情卻豁然開朗了。“龍華路全面封道時,途經的公交車也都改變了線路,我每天上班都要步行很遠纔能坐上公交車,心裡不免有很大的抱怨,但最近看著新修的馬路,心裡敞亮啊,我這幾個月的‘苦’可沒白吃。”馬東亮笑著說。
文化大街路面改造昇級後,有車一族尚寧每每經過都贊不絕口。“這路面修寬了,開車經過時很舒服,而且文化大街上,在人行橫道上新設了自行車道,全面拓寬了機動車的路面,將非機動車、機動車有效的分流了,大大的減少了危險,而且出行也不會總堵車了,真好。”尚寧說。
農民:消費去鄰縣今天成歷史
走進克山縣西聯鄉通村公路上,望著整齊亮麗的街道,四通八達的路網,至今都讓身處其間的克山縣西聯鄉鄉長李元忠感覺像做了一場夢。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歸功於通村公路建設讓夢想變成了現實,讓泥濘化作平坦,條條陽關大道成就了西聯鄉人新的希望。
“七年前,我們鄉的通村公路全是砂石路,一年的維修費就要將近100萬元。”談起通村公路還沒修好的日子,李元忠的臉上露出了苦澀的表情:“以前,鄉裡的老百姓買個什麼物件都要到依安縣城去買,就連死個人也要拉到依安去火化。”在沒有通村公路之前,西聯鄉距離克山縣城較遠,再加上路況較差,所以,鄉裡的農民都去依安縣城購置物品。在當地,老百姓有句笑談,“生活在克山,消費在依安。”這雖是笑談,但卻透露出了眾多的無耐。
現在,西聯鄉的各村已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富民路”修到了村民家門口。而隨著公路村村通,其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也逐漸凸顯了出來。東合村村民曹廣義以向吉林、遼寧等地販運碎半豆發了家,成為遠近聞名的碎半豆經銷大戶。
“路好走了,我們到縣城辦事,坐車最多40分鍾。”說起修路給自己帶來的便利,61歲西聯鄉發家村村民蔡軍的臉上不禁露出幸福的笑容。交通的便利不但讓包括蔡軍在內的西聯鄉的老百姓不再到鄰縣“消費”了。更讓人可喜的是,訥河通南鎮興隆村的村民趕集賣貨,也開始到交通發達的“鄰居”西聯鄉來。
西聯鄉僅僅是克山縣乃至我市建設鄉村公路受益鄉鎮的一個縮影,但這一代表,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公路對鄉村發展巨大促進作用的同時,也讓我們理解了農民兄弟對公路的期盼之情。如今,經過多年建設,齊齊哈爾通鄉通村公路迅速展開,農村公路硬化率更是達到95%以上,通村率達到100%。
司機:撒歡跑起來腰包鼓得快
今年52歲的紅旭達出租車公司司機關得志開出租車已將近30個年頭了。道路好壞與自己的生意有直接關系,讓關師傅感受最深的是道路交通條件的逐步改善,特別是今年,我市中心城區道路昇級改造完成後,關師傅心裡甭提有多敞亮了。
關師傅告訴記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越來越好,我也一樣,新修的道路寬闊平坦,車輛的磨損也小了,對我們這些每天都行駛在路上奔波的“的哥”們來說,在這樣的環境裡開車,心裡特敞亮。
“憑良心說,道路昇級以後讓我們出租車司機受益不少,路好了,維修費用少了,堵車少了,錢自然掙得就多了。”關得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道路昇級改造前,他每天能拉出二百四五,一天最多也就能剩一百元錢的純利,現在他每天都能拉個三百六七,一天能剩個一百五六。
出租車行業是一個城市的交通服務窗口,是一張流動的“城市名片”。金龍出租車公司司機劉旭東告訴記者,自從這幾天道路通了以後,外地來的客人都誇咱鶴城好看,那心裡真高興!所以我們就高興地宣傳咱們的城市。
交警:雙向10車道有效解擁堵
昨天,在龍華路聯營崗地,記者看到鐵鋒區交警大隊的孫世民正在崗位執勤,孫世民告訴記者:“現在的龍華路跟原來比變化真的很大,現在是雙向10車道,我們執勤的時候看著這麼寬敞的道路,心裡別提有多敞亮了,並且這麼寬闊的馬路,想堵車都難,這比以前一到早晚高峰期車流量較大時就堵車的情況,改善的不是一點半點,現在基本已經不存在堵車的情況了,除了偶爾遇到個追尾、肇事等事故外。”
同時,孫世民邊走邊指著道路兩旁新設的指路牌和地上畫出的道路標線對記者說:“現在龍華路上也給畫出泊車位了,這在原來都沒有,聯營崗地這有匯博、百花園等大型商場,原來沒有泊車位的時候,市民亂停亂放,這樣就給道路交通造成了無形的壓力,現在就不會這樣了,市民逛街購物有停車的位置了。”
在白雲大廈崗地,記者碰到建華區交警大隊的孫曉軍,提起道路改造,孫曉軍感慨地說:“這個夏天我感覺是最難過的一個夏天,全市道路改造,龍華路和南馬路都走不了,很多車流都匯集到了龍沙路上,就造成了龍沙路大面積擁堵的情況,並且龍沙路還部分在維修,無形中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壓力,但現在好了,全市道路相繼竣工通車,原來龍沙路堵車的情況已經沒有了,車流量瞬間就下降了,並且新修的道路也使城市更加的美觀了。”
城管:市容市貌好管理要跟上
11月11日10時許,在新開路市場門前,龍沙城管大隊直屬中隊中隊長李印成正帶領隊員對市場門前的亂擺亂放進行清理。一家商戶門前擺放了一個面積近兩平方米的大木板,李印成和隊員們跟經營者耐心講解了相關規定之後,幫著經營者把大木板搬離,經營者也承諾在一天之內把木板清理掉。而在這前一天,龍華路新開路市場路段剛剛開通。
隨著我市道路昇級和立面改造工程的陸續完工,市容市貌讓市民感覺“煥然一新”。城市變得靚麗了,如何保持住這些美景成為擺在城管執法人員面前的難題。對於李印成這樣的基層執法人員來說,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李印成說,龍沙城管大隊直屬中隊的轄區是我市的“金三角”地帶,涵蓋了中環廣場、大商新瑪特商場等眾多商家,既是展現鶴城風采的舞臺,也是佔道經營、亂貼亂畫、亂擺亂放等行為的“重災區”。街路變得整潔寬敞了,城管部門的管理就必須要跟上,否則就成了給剛美容完的城市“抹黑”。
每天8時,李印成就和自己的隊員們出發“遛街”,一旦發現問題就及時解決。他們以“開道”為令,密切聯系相關部門,在道路開通前十天,提前做好商戶的宣傳教育工作,一旦道路開通就按照法律法規嚴格管理,通過白加黑、五加二的無縫式常態化管理,使市容市貌“不塌腰”。
龍沙城管大隊大隊長魏寶文說:“全市29條主要街路有13條在龍沙區,今年轄區內有9條街路進行了昇級,同時主要街路兩側的樓體也進行了立面改造。城市變美了,但是這美景能保證多長時間呢?城管部門的工作都擺在面兒上,城管執法人員管理的好不好,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出來。”
為此,龍沙城管的執法人員迎難而上,以“拆、引、清”三個方面為重點,采取了對違建毫不手軟應拆則拆,引導路邊流動商販進入正規市場,清理佔道經營等方式,使市容市貌管理呈現出全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