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訊 日前,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大慶市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工業企業達15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9家。
業內稱,隨著我市工業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越來越強,這使我市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工業企業不斷增多。
銷售收入過億的工業企業達159家
在我市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中,金億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名氣很大。
去年4月,公司生產的聯合式收割機走向全自動生產線,當年就生產機械1000餘臺,產值達3億元。聯合式收割機深受東三省和內蒙古地區種植戶的歡迎,今年年初以來,金億的聯合式玉米收割機依然訂單不斷,產品甚至走出國門,銷往俄羅斯地區。
“從年初到現在,我們的生產設備基本沒有停過。”王曉說,截至9月份,金億已生產1200臺大型聯合收割機,銷售收入輕松過億元。
金億只是我市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截至9月份,我市共有159家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同比增加29家。其中,主營業務收入超3億元的工業企業有65家,超5億元的工業企業有40家。
主要集中在五大支柱行業
據了解,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億的企業競爭優勢明顯,在拉動工業經濟增長上發揮了很大作用。
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億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等市五大支柱行業。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市石油、石化、農副產品加工、裝備制造以及建材業五大支柱行業共實現增加值1234.1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95.6%,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6.4個百分點,這個成績單中億元工業企業功不可沒。
有關人士也表示,這159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對我市工業經濟的支橕作用越來越明顯。
“好環境”使企業做大做強
主營業務收入過億的企業不斷增加,與我市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發展、對重點企業進行分類培育密切相關。
據了解,近年來市工信委按照“優勢骨乾企業、重點培育企業、成長型企業”三個層次,對企業進行分類培育,加強重點企業的運行監控,強化生產要素協調,積極采取降低能源價格、強化運行保障、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等一系列措施,扶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
不僅如此,我市還明確提出“工作圍繞項目來展開,力量圍繞項目來擺布,措施圍繞項目來落實”,引進了一批對當前經濟有拉動、長遠有支橕的大項目和好項目。比如,今年我市計劃投資千萬元以上六大類重點項目就有600個,總投資29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73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我市園區建設全面加快,企業投資能力和技改勢頭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尤其是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企業對我市工業經濟的貢獻會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