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記者趕到了訥河市通南鎮吉慶村的禾谷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農民送來的玉米在這裡堆起了小山,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金色的光。烘乾塔正在緊張地工作著。
吉慶村村長李忠來介紹說,村路被大水衝毀嚴重,村裡的一二六屯西北方的一座橋被衝斷,鄉級公路拉寶線吉慶段一度斷通,200多戶村民、1.5萬畝莊稼地被洪水圍困,有幾天根本無法進出。禾谷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趙波說,當時恰是公司運輸水泥、砂石打地基的關鍵時刻,原以為今年玉米面積大、收成好,做玉米烘乾肯定效益好。誰料到洪水圍困,建廠材料運不進來,不得不停工,真急人呀!
『洪水剛退,訥河市交通局就派來技術人員修復橋梁,修建便道,方便百姓出行。拉寶線吉慶段也在秋收前恢復了通車。』趙波說,要不是路橋修建及時,今年這個烘乾設備根本不能投入使用。烘乾塔9月13日建起來,10月25日左右開始收糧,現在每天烘乾三四百噸玉米。趙波說,村裡的玉米基本都送這裡來烘乾,今年效益還是很樂觀的。
來送秋糧的村民趙福告訴記者,當時雨勢凶猛,他還以為秋糧收不上來了。沒想到被衝壞的鄉路很快就修好了,大型機械能開到地裡收莊稼,基本沒啥損失。
在以販養山羊為主業的訥河市通南鎮康寧村,記者遇見剛剛放羊回來的村支部書記、山羊販養運協會會長王秀珍。她快人快語地說,村上只要裝滿五六百只山羊,馬上就銷往外地。今年夏秋之際的洪水,致使康寧村多條鄉路破壞嚴重。販羊車輛只好繞行三四十公裡路纔能到訥河,運輸成本增加很多。交通部門了解情況後,及時搶修了便道橋梁。今年洪災,康寧村除了一些農作物受災外,山羊販運方面損失很小,農民販運山羊的收入還略高於去年同期。
在訥河市長發鎮興勝村的興勝玉米合作社,理事長叢振江正在和合作社的社員們忙著收玉米。看著一車車收上來的玉米,叢振江笑呵呵地說:『今年有災不減收,效益看好啊!』原來興勝村的村路也遭受了洪水侵害。正在叢振江和村民們擔心玉米運不出去時,交通部門解除了他們的擔懮。
今年訥河市水毀橋梁58座,水毀涵洞528道,水毀公路235公裡。目前受損路面和橋梁都已修繕完畢,恢復通車。
6日,嫩江氣溫驟降,下起了大雪。記者一早趕往今年洪災嚴重的白雲鄉。在洪水過後恢復通車的路段,記者看到,雖然路面上有雪,但車輛和摩托車都能順暢駛過。
在白雲鄉青良村的大麥海橋上,橋基已被損壞,交通部門在斷裂部位加裝了四個直徑1.5米的涵管,目的是下保河水通暢,上保路面安全。副鄉長郭永福說,這座橋連接鄉裡三四個村子,這座橋如果不通,今冬農民收售糧都成問題。白雲鄉豐源農資商店店主王軍種了一百多?大豆。原以為秋收時大機械進不了地,沒想到路況不錯,大豆都用大型農機具收回來了。
在長慶鄉長慶村,記者遇見正在放牛的村民勾宏岩。他告訴記者,村裡的橋被衝壞後,政府立即修了便道。秋收時,車輛都能正常通行。
截至9月末,嫩江縣共修復水毀道路279處、35.5公裡,修復涵洞267道,水毀橋梁的勘測設計工作也已全部完成。剩餘道路工程和橋梁改建工程明年施工。由於交通部門修築的便道暢通,目前,嫩江縣公路運輸客運站每天進出站車輛100輛左右,保證居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