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  市民消費
搜 索
南方雨災蔬菜減產 哈爾濱深冬菜價或漲兩成(圖)
2013-11-14 08:24:3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凌晨,哈達市場已經熱火朝天。
 
   忙裡偷閑。
 
   滿載而歸。
 

  東北網11月14日訊 南方雨災蔬菜減產,對哈菜價影響開始顯現。

  記者凌晨2點調查哈達蔬菜批發市場發現,雖有遼寧、河北新菜源地暫時“救市”,但從長遠看深冬菜價或漲兩成

  進入11月,哈市氣溫跌至0℃以下。南菜北運大幕正式拉開。哈達批發市場蔬菜專區每天到達的2000多噸南菜,來自全國20多個省份。

  凌晨1點,哈達開市,早市、蔬菜店、超市、農貿市場以及周邊縣(市)的菜販子都在這裡以不同檔位的價格批到貨,再通過不同的渠道,將蔬菜擺上冰城市民的餐桌。

  13日,記者探訪哈達南菜菜源落地流程,為市民把脈冬季菜籃子。


 

  批發大廳菜價頻變漲多跌少

  凌晨2點,哈達蔬菜交易大廳內,一塊電子屏清晰顯示:24小時蔬菜到貨量中有600噸遼寧菜、400噸壽光菜、300噸河北菜,以及100噸來自北京、沈陽、天津等地的精品菜,餘下的一小部分是哈市地產菜。

  凌晨3點多,道裡區安紅市場的菜老板姜方偉拿著菜單子,照例到蔬菜交易大廳壽光區劉影家拿菜。

  “尖椒多錢?”

  劉影忙答“一斤2塊7。”

  “咋貴了呢?”姜方偉轉頭要走。

  劉影忙留人,“河北的能便宜2毛錢,拿不?”

  姜方偉低頭點錢,“來一箱吧!”

  以往一天能接待近百戶菜老板的劉影對記者感嘆,“現在沒那麼忙了,所以能有時間和你嘮嘮。”劉影說,今年菜價高,菜老板上菜都恨不得“貨比十家”。菜價變得太快,批發商也是今天賠,明天賺。“就說這尖椒,昨天還每斤一塊八,今天地頭價就是每斤2塊錢,價錢還在漲呢。”劉影說。

  劉影從1995年就開始批菜,她說:“菜價越來越貴不說,買賣也大不如前。”劉影的攤位有30多種壽光菜、10多種河北菜,本來她是光賣壽光菜的,但壽光菜來價高些,大酒店的拿貨多,蔬菜店、早市的批貨少,所以,這兩年劉影也開始代賣河北菜。

  劉影告訴記者,她一家五口人,仨人在壽光抓菜,倆人在哈爾濱批菜,就是為了能在源頭一省再省。在劉影的攤位,今年菜價平均要高出去年四五毛錢。

  眼下,劉影家的蔬菜除了菠菜每斤1.9元以外,其他幾乎沒有低於每斤2元的——尖椒2.7元/斤、菜花2元/斤、韭菜2.2元/斤、茄子2.2元/斤至2.8元/斤不等,生菜2.2元/斤、黃瓜3元/斤、西紅柿3.2元/斤。

  分析菜價高漲的原因,劉影也覺得困惑,她只說導致菜價頻繁波動的原因太多了,“一場雪、一場霧、產地供應量突變,甚至汽油漲價都會導致菜價的突變。”


 

  零售市場菜價高漲菜攤難經營

  凌晨4點,姜方偉一直攥著密密麻麻寫了數十種菜名的菜單上,差不多都“挑了勾”。1車1000多斤菜,把“五菱榮光”塞得滿滿登登,2000多元上貨款所剩無幾。不過,還差豆角沒上,“價格太高了”,姜方偉手點著菜單子和記者訴苦。

  記者跟隨姜方偉快速在蔬菜交易大廳搜尋,最終,姜方偉止步壽光區劉光輝家的菜攤前。

  “豆角5塊錢一斤。”劉光輝用手一指。

  姜方偉覺得貴:“前陣子不是4塊錢一斤嗎?”

  劉光輝擺擺手,“今年豆角不會再有這麼低的價格了,4塊8一斤給你吧。”

  姜方偉低頭尋思了半晌,最終拿了兩箱。

  清晨5點半,天還黑著,記者擠上了姜方偉的運菜車。夜色中,姜方偉的一車鮮菜被拉到安紅市場邊的馬路上。6點半,道裡區安紅街安紅市場開市,60多種菜已各就各位。記者掃了一眼菜價,真沒便宜的。“最好的壽光油豆去年這個時候纔3塊錢一斤,今年一斤快8塊了。這些菜裡頭,屬它漲得最猛。”姜方偉深有感觸。

  今年是姜方偉在安紅市場賣菜的第二年,整個安紅市場,原本一共有四家賣菜的,“因為菜價高漲,現在已經乾黃了兩家。”

  姜方偉用一年的時間拓寬了自己的市場,和附近18家中檔規模的飯店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以期“自救”。

  周邊影響遼寧河北菜爭市場

  全國菜價頻繁波動,哈達也不例外。批發戶稱,很多時候,這裡一小時一個價,“誰也說不准,下一小時菜價是漲了幾分或是跌了幾毛。”不過總體來說,近年來漲多跌少。

  一直以來,哈埠冬季菜的源頭在山東壽光。但記者昨日探訪哈達發現,菜源地正由壽光向河北轉移。

  哈達蔬菜部的值班經理劉國明向記者解釋,壽光菜曾是哈達首批精包裝蔬菜,價位高端,批發量也一度蟬聯第一。但從前年開始,遼寧和河北菜異軍突起。

  “他們銷售專區的蔬菜,也學著裹上了精品包裝的外衣——塑料泡沫盒子,上面覆上一層保鮮膜,每箱蔬菜的重量大約都在30多斤,箱內蔬菜大小勻稱。從外觀上看與壽光菜無異,但價格更給力——“遼河菜”售價普遍比壽光菜低一至兩成。

  劉國明告訴記者,遼寧、河北與山東壽光相比距哈運距更近。從壽光到哈拉運一趟的費用要1.1萬元,從河北到哈爾濱一趟也就1萬元。

  從品種上來看,壽光菜多達30多種,遼寧、河北的少些,也就10多種,但哈市市民經常購買的茄子、黃瓜等“大路貨”,“遼河菜”一樣不落。

  最終,“遼河菜”以價格優勢擠出了現在的排行“老大”。


 

  南方菜源價格上漲幾成定局

  記者走訪了哈達市場30多家業戶,除了專門做黃瓜批發的王守民哥倆覺得黃瓜因去年的畸形漲價而有些落價外,其餘業戶均表示,今年菜價後期還得貴。山東農產品物流園區蔬菜部經理張南告訴記者,產地的菜價高漲直接傳導到銷售市場,今年的蔬菜價格後勢上漲是必然的,“以尖椒為例,往年批發價每斤1.3元,今年最高漲到每斤2.7元,上浮一倍多。”

  遼寧鞍山寧遠水果蔬菜批發市場蔬菜部負責人認為,今年冬菜上市初期,菜價就高得“有點猛”,近期原因是黑龍江的氣溫直降0℃以下,隨之而來的也是南菜北運的巨大需求。近期,受臺風影響,我國南方部分省份大風暴雨天氣頻繁,這使得南菜中的海南、上海菜可能暫時缺席,南菜總體供應量相對減少,推高菜價。

  後勢來看,今年受災情影響,菜價上浮比例會更高。我國今年受降雨影響,蔬菜主產區蔬菜產量減少,生長、采摘、收購、運輸都受到影響。預計今年深冬,大量南方蔬菜集中到哈上市後,哈市蔬菜日到貨量從2000噸增至3000噸,屆時受節日等因素影響,蔬菜價格或較去年同期平均上浮20%至30%。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