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4日訊 三家業務紅火的公司突然同時提出注銷申請,引起國稅部門的注意,隨即,雙城市警方介入調查,一個利用虛假企業為掩護,進行偽造、倒賣增值稅發票的團伙浮出水面。據目前調查,該團伙僅在兩年內就以此獲利超過千萬元。
5月,雙城市國稅局接到三家金屬材料公司的注銷申請。而根據記錄,三家公司的業務往來非常頻繁。
經營如此火爆時為何突然注銷企業?雙城市警方找到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時,三人竟然根本不知道自己擁有注冊資金上百萬元的『公司』。偵查員調查發現,三位『法人』的共同點是:都丟失過身份證。
隨後,警方調查發現,這3家公司的稅務業務,都委托給同一家稅務代理記賬服務公司,同一個會計負責賬目。在警方的審訊下,會計吳某和記賬公司的法人陳某很快交代,他們知道這三家公司都是『皮包』公司,但為了多賺錢,他們幫助提供偽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所需的相關憑證。他們說,三家『皮包』公司的幕後老板,此前還曾注冊過一個企業,用於虛開增值稅發票。
隨著調查深入,偵查員了解到,2012年4月,雙城市注冊過一家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幾個月後注銷,期間,該公司虛開大量增值稅發票。公司為河北廊坊大成縣人呂某、李某和雙城人程某合伙。呂某和李某很少露面,賬目都由代賬公司負責。
根據代賬公司法人交代,此次雙城警方調查的三家公司,幕後老板正是呂某、李某以及程某。三人先從外省買來石油類進項發票,隨後將其偽造成自己公司的發票,然後非法倒賣。
7月20日,偵查員趕往河北省廊坊市將呂某抓獲,同時,在兩省警方配合下,雙城市的程某和在河北的呂某落網。警方隨即在江蘇、山東、河北、吉林、遼寧、內蒙古等16個省、自治區展開抓捕。10月20日,最後一名嫌疑人在江蘇落網,至此,該團伙的15名成員全部抓獲。這個從中介介紹、簽訂購銷合同、轉賬、開票、送票等環節分工明確的團伙被搗毀。
根據警方調查,此案涉及的企業多達上百家,獲利超過千萬元。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