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王麗敏。11月12日,記者第一次見到她,是在讓胡路一家民營醫院的靜點室裡。她微閉著雙目靠在牆上,與周圍的忙碌與嘈雜顯得極不相稱。
令人想不到,這樣一個瘦弱的中年女人,在經歷了兩次大手術又被醫生幾乎宣判了“死刑”的情況下,還在倔強地用自己的雙手一針一線地繡出對生的渴望。
王麗敏一邊打點滴一邊向記者展示她的藝術作品。
人到中年命途多舛
53歲的王麗敏家在塔河,為了投奔兒子,她和老伴兒來到了大慶。
記者眼前的王麗敏,說話聲音極其微弱,略顯憔悴。她笑著對記者說,她是一個愛美的人,也挺要強,知道記者要來,怕自己臉色不好看,今天還特意擦了點粉。
以前,王麗敏在老家打零工,擁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可就在2008年4月的一天,她的“世界”轟然倒塌。那天,正在飯店洗碗的她覺得下腹劇痛,癥狀一直無法緩解。經醫院檢查,她患有子宮肌瘤,需要切除子宮。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無疑是重重一擊。即便這樣,厄運還沒有放過她,就在她做完手術的第二年,又因病情進一步發展而來到大慶市的龍南醫院,做了雙側輸卵管切除手術。
在連續遭遇了重大打擊之後,樂觀堅強的王麗敏還是站了起來。但禍不單行的是,王麗敏又在2012年6月份被查出宮頸癌。經歷了兩次大手術,讓這個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而面臨癌癥治療,一家人拼盡了全力,最後只能在高昂的費用面前望而卻步。
繡十字繡賺醫藥費
因為家裡實在拿不出錢看病,王麗敏術後一直沒去復查,現在也只是每天打些消炎藥維持。王麗敏的愛人,在其患病期間對她不離不棄地照顧。無奈,他也只是個普通的打工者。王麗敏的兒子因為他年幼的孩子身體一直不好,所以家庭負擔也很重……幾年間,王麗敏的家裡已是債臺高築。
親戚朋友很同情王麗敏的遭遇,紛紛給她出主意,讓她求助於社會。可王麗敏婉拒了大家的好意。她說,誰掙錢都不容易,她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即便不能出去打工,她也要用雙手支橕下去。
1800多個日日夜夜裡,她拖著病軀,一針一線地繡十字繡,希望能給自己賺些醫藥費。年輕時就心靈手巧的她,即便在這個年紀做起針線活兒也絲毫不比年輕人遜色。有時腰酸了,腿麻了,累得眼前直重影兒,可是,要強的王麗敏一直咬牙堅持。家裡人看著心疼,把十字繡藏起來不讓她再繡,她就晚上偷偷起來“挑燈夜戰”。
5年的光陰裡,王麗敏就這樣執著地用一針一線繡著對生命的渴望。終於,一幅壯美的《琴棋書畫圖》完成了。大家都說,常人都不容易完成的事,一個癌癥患者居然繡得這樣好,畫面逼真、平整,又沒有細碎的線頭,堪稱完美。
她想繼續凝望世界
記者徐徐展開這3.5米長、1.5米寬的十字繡,她伏案燈下的影像似乎就在記者的眼前。王麗敏輕撫著自己的藝術作品,流露出無限滿足與留戀。“只可惜,在網上掛了好久,一直都沒有買家,我只希望能快點把它賣掉,給自己賺些醫藥費,我還有好多事沒做……”說到這兒,樂觀的王麗敏終於淚如雨下……
這時,護士來換藥了,王麗敏似乎暫時從方纔的悲傷情緒中走了出來。她掏出手絹拭去眼淚,重又面帶笑容地告訴記者,她的十字繡即便無人問津,即便她最後賺不到醫藥費,她也不會怨天尤人,這幅《琴棋書畫圖》就留給家人,有它陪著家人,也算是個最後的念想。
采訪即將結束時,王麗敏突然拉過記者的手,向記者吐露了她的一個遺願——捐獻自己的眼角膜,以另一種方式凝望這個世界,回報所有愛她和她愛的人。
走出靜點室,身後依然是醫院的嘈雜與忙碌,可記者的心卻突然安靜了下來,原來,生命可以這樣倔強而美好。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癌癥患者,明明需要別人的幫助,卻堅持用自己的勞動換來重生。如果您想幫一把王麗敏,如果您感動於這個故事,不妨去看看她的十字繡,讓她早點完成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