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 網游充值卡和校園旁的文具店結合在一起,讓家長徐晶(化名)十分憤怒。13日,謊稱學校收錢的兒子拿走了家裡100元錢,偷買了4張游戲點卡。徐晶想不通,都說網游弊大於利,怎麼學校周邊還會有人向小學生們賣充值卡?記者就此走訪了14所中小學校周邊的44家文教、倉買店後發現,其中半數商家向學生們售賣充值卡。而按照相關規定,這種充值點卡是不允許賣給未成年人的,可究竟是什麼讓它大行其道?

徐晶拿出兒子買的充值卡。

一商家把點卡充值業務打在招牌上。
網游充值卡調查情況表
地址 調查情況
紅岩小學走訪5家倉買、文教店,3家售賣充值一卡通
繼紅小學走訪2家文教店,1家售賣網游充值卡
南馬路小學走訪3家倉買,無人售賣
和興小學、師大附小走訪8家倉買文教店,5家售賣網游充值卡
蘇寧小學走訪2家書店1家倉買,1家售賣
尚志小學走訪2家倉買,1家售賣網上充值一卡通
江沿小學走訪3家倉買,1家有售一卡通
朝鮮族中心小學走訪2家倉買,無人售賣
師范附小(江北)走訪4家文教店,3家賣網游及Q幣充值卡
9中(江北) 1家倉買有售網游充值卡及Q幣充值卡
76中走訪4家,一文教店售一卡通,倆倉買賣充值卡
經緯小學和113中走訪7家,3家文教店賣網游和Q幣充值卡
總計:走訪44家倉買及文教店,22家有網游充值業務
網游點卡雖小卻能貽害孩子一生
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姜鷗認為,未成年人自制力差,玩網絡游戲一旦上癮,很難戒除。不僅會荒廢學業,影響成績,還會危害視力,影響健康。很多小學生為了網絡游戲,甚至偷拿家中的財物,造成道德品質的下滑。小小的一張網游充值卡,背後是無盡的隱患。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無人監管,只會加快網游侵害孩子的速度。
家長痛心 乖孩子百元買回5張點卡
徐晶的兒子小光是紅岩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平日很乖巧。13日早上,小光臨上學前拿走了放在桌上的100元錢,理由是學校要收錢。徐晶沒多想,可放學時卻得知孩子所言不實。本以為孩子記錯了,回家途中她想要回錢時,兒子卻慢吞吞地從兜裡掏出5張游戲點卡說:“媽媽,你別生氣,我用錢買了5張充值卡。”徐晶這纔明白,前幾天孩子一直念叨想買幾張網游充值點卡,遭到拒絕後,纔“出此下策”。“同學們都買,還跟我炫耀,我纔拿錢買的。”小光說。
徐晶不怨孩子,她想看看是誰在向孩子賣點卡?在學校周邊走了一圈後,她幾乎崩潰,這裡的多家文教、倉買店都在賣點卡,小光的很多同學都有從家裡拿錢買充值卡的經歷,有的甚至達到千元。
記者暗訪 中小學周邊點卡隨意賣
昨日8時許,記者來到位於南崗區七政街1號的紅岩小學。在距離學校最近的一家倉買店門口,有用紙殼做的“游戲充值Q幣”招牌,進店詢問,店主從抽屜裡拿出一沓標注為“瑞利一卡通”的充值卡,面值分10元和30元兩種,卡面標注可為400多種網游充值。據該店主講,多數都是小學生買,有的一次買10張。在旁邊一文教店裡,店主拉開拉門露出隱藏在夾層裡的宣傳單,上面標明Q幣、點卡充值,以及官方充值網址。店主說,自己賣的點卡面值10元到100元不等,最近賣的比較好的是“塞爾號”、“洛克王國”等充值卡。
記者發現,紅岩小學周邊200米范圍內有5家倉買店和文教店,其中3家都經營網游充值業務,有的店內即便不賣充值卡,也可以輸入QQ號後為游戲充值。
記者隨後又對和興小學、師大附小、繼紅小學、113中學、九中江北校區等11所小學、2所初中和1所高中校園周邊進行走訪(詳情見表格),在走訪的44家文教店、倉買店、書店中,22家有網游充值卡在賣。采訪中,經營者幾乎眾口一詞表示都是小學生、初中生來買,有的一次性消費數百元。
就未成年人是否適合購買網游充值卡,采訪中,多數店主表示不知情,也沒聽說過還需要辦理相關手續。有人甚至勸記者:“孩子總學習多累,玩玩網游還可以開發智力。”
誰來監管 執法“盲區”讓點卡盛行
“多少孩子因為沈迷網游荒廢學業,現在游戲點卡直接賣到校門口了,這事就沒人能管?”采訪中,徐晶聲音顫抖地說。
記者調查發現,針對網絡游戲監管,文化部2010年發布《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既然有法可依,為什麼《辦法》施行3年,網游充值點卡還能在我市繼續侵害中小學生呢?
對此,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網絡執法科殷科長解釋稱,通過諮詢上級部門,他們只能受理網上虛擬交易,實體卡不在管轄范圍。學校周邊售賣網游充值卡不歸他們管,應由工商部門以超范圍經營進行查處。
對於文化部門的說法,市工商部門回復:文化部制定了管理辦法,並在《辦法》第二十九條中明確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從事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等網絡游戲經營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文化行政部門或者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依規定予以查處,管理權理應在文化部門。
兩個部門都說不歸自己管,那麼,學校周邊售賣網游充值卡究竟誰來管?網游充值卡監管難道只能成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