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19日訊 18日,大雪仍然在我省肆虐,其中綏芬河、尚志、牡丹江已達特大暴雪程度,尚志的積雪深度更是達到了62厘米。截至今日18時,哈爾濱暴雪已經持續近50個小時,單日平均降水量達到14.7毫米,位居1961年以來同期首位。面對強降雪,省內多地先後拉響暴雪預警,哈市更是在今冬首發最高級別的暴雪紅色預警。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及省氣象局也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
尚志雪最大降水量達52.7毫米
據省氣象部門16日8時至今日8時降水量統計,我省有28個縣市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上,27個縣市積雪深度超過10厘米,10個縣市甚至超過20厘米。雪下得最大的地區是尚志,它和綏芬河、牡丹江一並位居特大暴雪陣營。
17日8時至今日8時,牡丹江和尚志的單日降雪量分別為35毫米和36毫米,均打破了當地11月單日降水量的歷史紀錄。而哈市17日8時至今日8時的單日平均降水量達到了14.7毫米,位居1961年以來同期首位,也是哈市平均11月份歷史第一位、冬季歷史第一位。但從哈爾濱市區來看,此次單日平均降水量,在11月份歷史上可排到第12位、冬季歷史排第17位。
據哈市氣象部門統計,16日20時至今日17時降水量,尚志52.7毫米、五常43毫米、延壽37.2毫米、賓縣31.8毫米、木蘭30.8毫米、阿城29.4毫米、巴彥23.2毫米、依蘭21毫米、方正19毫米、雙城14.9毫米、呼蘭14.2毫米、通河13.5毫米。從雪情上看,都達到暴雪以上,市縣則達到大暴雪級別。
積雪深度,尚志62厘米、延壽34厘米、五常30厘米、木蘭28厘米、阿城27厘米、依蘭27厘米、賓縣25厘米、巴彥19厘米、方正18厘米、呼蘭16厘米、雙城11厘米、哈爾濱市區10厘米、通河10厘米。
我省啟動暴雪Ⅲ級應急響應
面對強雪侵襲,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要求交通、教育等成員單位加強部門聯動,全力應對強降雪天氣。
與此同時,省氣象局也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雪)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各級氣象部門加強暴雪天氣的監測預報,隨時向當地領導、有關部門、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通報天氣監測及預警信息,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哈市今冬首發暴雪紅色預警
今日7時40分,省氣象臺針對哈爾濱、牡丹江、鶴崗等地發布暴雪橙色及黃色預警信號;9時發布了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13時30分又發布了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哈市氣象臺在今日7時發布了今冬以來首個暴雪紅色預警信號:未來6小時,尚志、五常、延壽、木蘭、賓縣、阿城及巴彥降雪總量將達20毫米至45毫米。
截至今日19時,我省各地累計發布暴雪、大風以及道路結冰預警信息已達31項。
冰城今有小雪強雪明起開始撤離
據省氣象部門預計,20日白天哈市降雪逐漸結束,此輪降雪預計要到21日纔能徹底告別我省。
據省氣象臺今日17時發布預報,今日夜間到19日白天:伊春、哈爾濱、鶴崗、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雞西、牡丹江陰有中到大雪,其中鶴崗、佳木斯西部、雙鴨山西部局部有大到暴雪,綏化北部陰有中雪,大興安嶺、黑河東部多雲,其他地區陰有小雪;19日夜間到20日白天:鶴崗、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陰有中雪,哈爾濱、雞西、牡丹江陰有小雪,其他地區多雲;20日夜間到21日白天:佳木斯東部陣雪轉多雲,其他地區多雲轉晴。
冷暖空氣交鋒致強雪形成
據氣象專家分析,此次降雪主要是由於貝加爾湖上空的冷空氣,在堆積後形成阻塞高壓,然後直衝東北三省開闢了一條輸送冷空氣的通道。而此時,在日本海附近形成的低壓冷渦氣旋迅速發展,逆時針旋轉輸送了暖濕氣流。這兩股冷暖空氣碰面後,導致了這輪大范圍降雪天氣的出現。
“剛入冬就出現如此強降雪是否正常?”氣象專家表示,我省大部處於北溫帶,季節交替時節,冷暖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幅度較大,空氣濕度相對較大,因而每年3、4月份和10、11月份都是強降雪最容易出現的時候。
哈市天氣預報
19日 小雪轉陣雪 -3℃?-8℃
20日 陣雪轉晴 -3℃?-10℃
新聞鏈接
小雪(零星小雪):下雪時水平能見度距離等於或大於1000米,地面積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0.1至2.4毫米;
中雪:下雪時水平能見距離在500至1000米之間,地面積雪深度為3至5厘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2.5至4.9毫米;
大雪:下雪時能見度很差,水平能見距離小於500米,地面積雪深度等於或大於5厘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5至9.9毫米;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毫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0毫米或積雪深度達8厘米的降雪過程;
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20至30毫米的降雪過程;
特大暴雪:24小時內降雪量30毫米以上的降雪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