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烘乾濕鞋吃上一口 環衛工人連軸乾
2013-11-20 10:00:5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康明月 孫航 張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環衛工人王祥夫妻倆幾乎是“連軸轉”。記者陳南攝

王祥家裡的暖氣片上,烘烤著前天晚上穿過戴的濕透的鞋子和手套。記者陳南攝

王愛玲身上有舊傷,但清雪的步伐一刻也沒停過。記者孫航攝

  他們,60多個小時不曾停歇

  他們,頂風冒雪換來道路通暢

  東北網11月20日訊 當您睡在溫暖的床上時,他們在冰天雪地的黑夜中清雪;當您冒著風雪匆匆走在上班途中時,或許和正在清雪的他們擦肩而過;當您下班後奔向家中時,他們還在揮舞著手中的工具繼續……雖不曾知道每個人的名字,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環衛工人。60多個小時,他們未曾停歇在這個雪花漫天飛舞的初冬,他們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絢爛的綠。

  兩天沒回家,王大姐安慰丈夫

  “我回不去,你放心吧”

  南崗果戈裡大街和花園街交口的人行道上,49歲的王愛玲正和隊友一鍬鍬地在鏟雪。她是南崗城管局保潔一大隊榮市小隊的隊長,做環衛工20多年,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雪。

  在雪中站太久,腿一碰就痛,上臺階都困難,可她的腳步卻沒停過。從17日凌晨走出家門,她就一直沒回家,直到19日中午匆匆回家換了身乾衣服。電話響起,是丈夫打來的,她回了句:“我回不去,你放心吧。”丈夫很擔心,囑咐她注意腳下。2011年,在一次清冰雪中她摔傷了尾骨,這次丈夫為她准備了熱水袋都冰涼了,她也沒騰出時間敷。

  白天和隊友在街路上清冰雪,晚上,她要和農民工一起繼續清雪,凌晨三點多結束工作,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後,纔能抓緊時間睡上兩三個小時覺。19日的晚上還不能回家,什麼時候雪清乾淨了什麼時候纔回家。王大姐的頭有些痛,只想等這場雪清完後好好睡上一覺。

  環衛工夫妻十幾個小時連軸轉

  “得讓司機看出道牙子在哪兒”

  新陽路上有片棚戶區,道裡區城管局清潔大隊四中隊王祥夫妻倆租住在這裡。家裡的暖氣片上,烘烤著前天晚上穿戴過的濕透的鞋子和手套。

  每天凌晨他們就起床,怕早上睡覺醒不過來,王祥定了兩個鬧鍾。他們簡單吃完早飯,開始穿衣戴帽,這個過程比吃飯費時間。

  他們要穿上兩層:毛衣毛褲+棉衣棉褲,毛線手套+戴棉手套,厚口罩+毛線帽+環衛服上的帽子。即便如此,站在戶外幾分鍾就能凍透。凌晨兩點,全副武裝後,他們走出家門。

  “雪太大了,得讓司機看出道牙子在哪兒”,王祥說,為了保證行車安全,雪中,他們要不停地把路邊石清理乾淨。

  記者跟隨環衛工人清雪的數小時裡,發現他們基本沒閑著,手上的推雪板不停地向前推。記者也拿起推雪板,試著像他們一樣推著積雪前進,每向前推一次都要十分用力,而這樣的動作,他們每天都會不間斷地重復十幾個小時。

  59歲的周連華靠在水泥墩上等著晚飯

  “吃上一口,有勁兒了接著乾”

  19日0時30分,道裡區河鼓街橋下,記者遇到了靠在橋墩邊休息的環衛工人周連華。他今年59歲,兩年前離開望奎老家來到哈爾濱,運華廣場一間地下室成了他的家,可離他的分擔區——河鼓街很遠。

  他每天要在這條街上來回走好多遍,熟得很,從南到北兩頭橋墩,邊走邊掃的話一共大概6500步,冬天有雪的時候還要多一些。

  晚上23點,他找不到一家開著的飯店,8小時前,他吃過晚飯就開始跟手裡的雪鏟較勁,記不得裝了多少車雪。

  天黑後,雪停了,仍有雪從頭頂吹進他的領子裡,那是二環橋上的大型機械在清雪時吹下來的。

  他不覺得冷,只感覺肚子越來越虛,手裡的鏟子越來越沈。據說一會有人送包子來給他吃,但路上雪太大,車一定不好開,不知啥時候能吃上,筋疲力盡的他和兩個同伴半躺著背靠水泥橋墩,等著包子來。他對記者說,“吃上一口,就有力氣繼續乾活了。”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