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0日訊(記者 侯巍) 歡聲笑語小故事,潛移默化大道理。為弘揚傳播社會正能量,黑龍江省東寧縣創立正能量百姓宣講小分隊,把舞臺和話筒交給群眾,讓群眾當主角,用小事跡傳播正能量。
東寧縣正能量百姓宣講小分隊宣講員王鴻艷在光明社區為居民群眾宣講。
為使理論教育真正走進老百姓的心坎裡,東寧縣開展了積極的探索,並打破傳統的宣教模式,成立了由老百姓組成的宣講小分隊,把舞臺和話筒交給百姓,請“百姓英雄”、“民間老師”走上講臺當宣講員,用身邊事做主題,在生活中找主料,以百姓的視角,朴實無華的語言,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正能量”,特別是一些百姓關心的話題和凡人善舉。同時,把黨的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融入到群眾日常生活中,通過形象化、通俗化的語言提高理論的吸引力、感染力。
在正能量百姓宣講小分隊的宣講員當中,有汶川小壩鄉中心小學763個孩子的愛心媽媽王貴芬、熱衷於慈善事業的個體工商戶蔡振榜、與患者患難與共的醫生李雪、孝敬婆婆的好兒媳耿艷春、致力棄管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王永高、拾金不昧的小宣講員王成昊……一組組生活中的“凡人善舉”,成為宣講小分隊的鮮活素材。宣講員既可有備而來,也可即興發揮;既可以講別人,也可以講自己;宣講的場地也不受限制,學校、圖書館、社區、居民小區等都是宣講場所。
東寧縣正能量百姓宣講小分隊宣講員王永高在光明社區為居民群眾宣講。
今年62歲的百姓宣講員褚柏林對以往的理論宣講也不認同,覺得太抽象,聽不懂也不愛聽。但百姓宣講小分隊宣講的“正能量”講到了他的心坎上,激發了他的興趣,百姓的真實宣講纔是他想要、想聽的。為此,他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扭轉,積極參與和支持黨和政府的工作,他不但主動加入了宣講隊,還成為了百姓宣講員中的精英和骨乾力量。
東寧的陽光四區原本是一個棄管小區,多年來一直處於沒有物業管理的狀態,小區環境較差。王永高和王鴻雁夫婦就住在這個小區,加入百姓宣講隊伍後,王永高夫婦就經常組織宣講員,在小區內宣講物業管理。在他們的引領和帶動下,小區居民的素質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湧現出了一大批愛心、誠信、服務、幸福的好業主。小區居民還自發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和矛盾糾紛調解室,及時化解鄰裡間的矛盾糾紛。
小宣講員在宣講自己拾金不昧的故事。
在東寧的百姓宣講員中,既有先進模范人物、教師、醫生、學生、退休乾部,也有個體老板、出租車司機、低保戶和普通農民,上到近70歲的老人,下到10歲的孩童,囊括了全縣各領域、各層面、不同年齡段的宣講員。目前,東寧縣已組建正能量百姓宣講小分隊30多支,登記宣講員200多人,開展宣講交流活動180餘場次,受教育群眾近三萬人,在提昇公民道德素質、引領社會風尚、凝聚發展力量,助推縣域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