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訊 (記者 侯巍) “十八屆三中全會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意義重大。作為整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家高度重視沿邊開放戰略。利好消息下,黑龍江省迎來了新機遇,在對俄開放方面,亟待步入轉變開放方式、提昇合作質量的新階段。”近日,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研究院長宋魁接受采訪時做了如上解讀。
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研究院長宋魁接受記者采訪。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宋魁認為,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國際產業分工不斷深化,東北亞各主要經濟體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並啟動實施遠東開發戰略,為黑龍江省的沿邊開放提供了良好的國際環境。面對新的國際形勢,黑龍江省面臨轉變方式、提高合作質量的重大機遇。世界市場的重組,也為黑龍江省提供了發展機會。我們要積極通過對外開放帶動改革,通過外向開放和結構調整,與生產方式轉變相結合,促進對俄經貿合作的創新發展與轉型昇級。
“這次三中全會強調市場的主導作用,黑龍江省如何以俄羅斯以及東北亞地區市場為導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外向型經濟,成為當前的主要任務。”宋魁說。
2013年,國務院批復了《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將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上昇為國家戰略。宋魁說,《規劃》事關國家對外開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及區域協調發展大局,對黑龍江省影響重大,為我省建設、國家向北開放、全面提昇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促進沿邊開發開放、推動區域經濟大發展指明了戰略方向,黑龍江的開發開放水平必將借政策東風實現新跨越。
“我省對外開放有幾大問題,一是定位問題。二是可持續發展問題。”宋魁分析,由於我省的外向型產業不大不強,重大產品出口率不足20%,黑龍江省發展外向型產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改變過去以出口商品為主,大力發展適應俄羅斯以及東北亞地區需求的產品,以適應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通過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形成新的創新體制、創新的方法和結構,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比如說,俄羅斯在農機方面有很大需求,而佳木斯具備條件可以成立生產基地,以此加強合作。中俄在飛機項目尤其是軍用飛機合作上存在契機,而省裡已決定在哈南建立航空工業城。成立航空工業研究機構,建設產學研合作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是我省加強對俄科技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宋魁舉例說。
宋魁認為,基礎設施建設及房產開發也將成為中俄合作的新熱點。近期,俄羅斯提出建築生產總值要翻番,俄遠東地區將大量搞住房建設。黑龍江積極參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將有效帶動建築五金、建材、木料,水泥等行業的發展。
宋魁告訴記者,三中全會提出,國營企業要發揮重大作用。由此給龍江對外開放帶來的影響是,中俄合作必將出現新變化——變化之一是由原來零散的貿易發展到規劃化貿易。這是由俄羅斯入世帶來的商機,以前是個體戶、小企業做貿易,這次國營企業將加入主戰場,對中俄貿易來講,貿易主體發生了變化。變化之二是貿易和投資相結合,特別是對俄合作境內園區建設,將有助於產業轉移。變化之三是將改變由口岸和大中城市相互支橕共同對外開放的格局,過去以綏芬河、黑河、東寧等口岸為點,將發展成為以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等大中城市為點的規模化進出口加工優勢產業集群,進而帶動全省產業向外向型轉變。
“三中全會和國家戰略向北開放的政策,為黑龍江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可以說,黑龍江省迎來了對外開放發展的春天。中俄合作模式的變化,不僅僅表現在一般性項目合作方面,也將發展到產業合作如航空、汽車、農業、食品加工等方面,而這些大項目、大產業的合作,對兩國地區間的發展將是互利共贏的,同時也是造福百姓的。”宋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