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撫順街道『五老宣講團』把正能量延伸到社區角落
2013-11-24 18:15: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4日訊(劉革勝 記者 印蕾)哈爾濱市道裡區撫順街道有一個『五老宣講團』,這個宣講團由老黨員、老乾部、老教師、老工人、老紅軍組成。12年來,『五老宣講團』以社區為舞臺,以論壇為陣地,把當前黨和國家最新政策、社區好人好事,第一時間、以最適宜群眾接受的形式傳遞給社區黨員群眾。目前,社區『五老宣講團』成員達126人,先後開展400餘場次宣講活動,受教育人數萬餘人。

 
五老為未成年人講中國近代史。資料圖片

  自發組建,做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路者

  五老宣講團由社區代表自發組建,為及時把當前黨和國家最新政策、社區好人好事第一時間傳播給社區居民,『五老宣講團』每月集中開展一次學習討論,修煉自身內功,形成了凝聚『五老』成員智慧的宣講材料。

  讓身邊人講身邊事,是社區思想政治宣講的特色。撫順街道黨工委常年引導社區『五老』從社區發展、居民關心的難點熱點講起,從普通百姓的視角,針對和諧社區建設開展主題討論活動。『五老』也利用自身對國家大政方針深刻的領悟力和解決能力,結合豐富工作經驗和生活經歷,經常深入各社區開展宣教活動。

 
『五老』郭裕民講雷鋒的故事。資料圖片

  已故共產黨員王殿海和馬朝文作為『五老』的優秀代表,結合自身參與社區建設和服務群眾的切身感受,總結提煉出貼近百姓生活、符合社情民意的黨員『十個一』、『六姐妹唱公報』等宣講材料,在社區黨員群眾中唱響,先後影響、帶動、凝聚41名『五老』加入到宣講隊伍。

  傳播正能量,做弘揚主旋律的示范者

  為讓黨員群眾易於接受,『五老宣講團』將傳統的說教方式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相結合,賦予了政治宣講工作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黨員群眾感受到理論不再枯燥,宣講效果得到不斷增強。

  熱點宣講,每當上級黨組織召開重大會議或出臺重要文件時,『五老宣講團』成員及時學習討論,形成宣講材料,從理論熱點和居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環境、維穩、扶貧幫困等方面入手,用身邊小事解讀艱澀難懂的理論,受到黨員群眾歡迎。互動宣講,『五老宣講團』采取零距離方式,走下講臺,用黨員群眾熟悉的語言,與社區黨員群眾憶閱歷、話成就、談感受,面對面交流體會,讓社區黨員群眾親自參與、親身體驗,先後組織了三十年話改革、『中國夢我的夢』心得交流等活動21次,這些飽含宣講團成員們的心血和汗水的活動成為經典,被社區黨員群眾津津樂道。以唱代講,具有文藝特長的『五老』骨乾,把握時代脈搏和社情民意,以理論熱點融合百姓生活和宣講團成員的切身體驗,先後創作黨員『十個一』、蓮花落《說唱撫順》、呂劇表演唱《十八大開得好》、微電影《辦證》等文藝作品42個,把枯燥的理論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清新藝術形式呈現,促進政治理論、惠民政策真正入耳入腦入心。

  自覺實踐,做服務居民群眾的帶頭人

  『五老宣講團』不僅擔當起政治思想工作的傳播者、社區建設的實踐者,更是從社區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紛紛行動起來,爭做服務居民群眾的帶頭人。

  整治環境,他們協助社區整修龜裂花壇、鋪裝塌陷路面、撿拾垃圾,居民庭院煥然一新。地正街112號庭院的黨員在『五老宣講團』成員馬福貴的帶動下,自發成立了庭院管理委員會,每名黨員負責一個單元,采取自我管理、自我維護的方式對庭院、樓道進行管護,受到群眾歡迎。

  安全穩定,他們組織『五老』成員參加王殿海黨員義工服務隊,重點圍繞創建『平安社區』、幫教社區問題青少年、社會治安綜合整治等工作開展『傳承王殿海精神』志願服務活動,帶動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社區建設。趙培菊、馬朝文等12名『五老』成員自發在轄區內撫順小學周邊巡邏,在學生上學、午休、放學等重點時段及時將不安全因素向街道社區報告,受到學校和家長好評。

  扶貧幫困,『五老宣講團』成員帶頭與困難群眾結對子,並帶動駐街企業幫助困難群眾,肢殘夫妻王曉慧、由紅英在『五老』成員楊雅芹、田嫦艷幫助下,辦起便民修鞋點,不僅能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而且解決了溫飽問題;全國十大孝星、『五老』成員陳詳源每年贊助2名特困、殘疾兒童。

  目前,先後有30餘名被『五老』幫助過的人在退休後也加入了『五老宣講團』,以自身的故事為例,倡導身邊人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共同參與和諧社區建設。就是這樣一支平均年齡近70歲的宣講隊伍,以不老的精神、不老的聲音在社區樹起一面不老的旗幟,把一份溫暖和感動送到社區黨員群眾的心坎裡,把社會正能量延伸到社區每個角落。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