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搜 索
相聲劇給龍江百姓帶來不一樣的精神休閑
2013-11-26 14:53:35 來源:東北網  作者:連冬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6日訊(記者 連冬雪)閑暇時間如果你不想看電影、不想看二人轉、不想跳廣場舞,或許你還可以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去聽相聲。9月22日,由黑龍江省曲藝團與友誼宮聯合創建的友誼宮“百樂會”相聲劇場無疑是你最好的選擇。開業以來,他們的演出幾乎場場爆滿。省曲藝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宗成濱告訴記者,相聲劇和相聲大會是百樂會打造的兩大品牌。相聲劇是一種新興的藝術表演形式,打破了傳統相聲的表演方法,以戲劇的形式把相聲的精華展示出來,給龍江百姓帶來不一樣的精神休閑。

相聲劇《桃花巷槍案》劇照

  希望相聲劇能引導百姓新的休閑理念

  據了解,“百樂會”是在哈爾濱友誼宮劇場的基礎上創建而成,它保持了原建築的藝術風格,提昇了具有曲藝特色的藝術品味。每周末,劇場有兩臺專場演出。相聲劇《桃花巷槍案》是百樂會精心創作的重頭戲。該劇以1905年發生在哈爾濱桃花巷的一起撲朔迷離的槍案,牽引出一場翻天覆地的鐵路工人大罷工運動。該劇不但語言幽默,情節也非常生動,大起大落的故事發生在一天內,懸念迭出,環環相扣,讓人開懷大笑的場景很多,催人淚下的場景也時有出現。

  現任黑龍江省曲藝團黨總支書記、團長宗成濱告訴記者,相聲劇在黑龍江還處於起步階段,“百樂會”在成立近2個月來,相聲表演幾乎場場爆滿,但相聲劇票房卻不盡人意。宗成濱認為最大的阻力來自於社會認知和觀眾的地域生活方式。他說:“現在的老百姓健康理念有了,但是精神休閑理念還不具備,總覺得KTV、喝酒纔是休閑,,對新鮮高雅的休閑方式缺少認知的熱情。”宗成濱笑著說:“茶餘飯後,朋友們不妨嘗試到我們“百樂會”坐坐,欣賞一下相聲劇,培養一種新的、健康的休閑理念。這可不是做廣告,真的,相信朋友們來了還想來,看了還想看。”


 

相聲劇《桃花巷槍案》劇照

  歷時6年精心打造黑龍江省首部相聲劇

  “百樂會”成立近2個月,每周的相聲劇演出陣容強大,有省曲藝團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參與演出。除著名相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宗成濱外,著名笑星馬偉國,笑星王殿雲、許長影分別飾演“半仙兒”和“胖頭兒”。另外,省曲藝團許多女歌唱演員也紛紛登臺飾演角色,劉冰歌扮演的媒婆“王媽”潑辣幽默,胡丹扮演的“掏糞大嫂”也是活靈活現。這樣不同年齡、不同特點的演員構成,也為相聲劇演出注入了活力。

  宗成濱介紹,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許多藝術團體先後走上了轉企改制的道路。改制後許多國內的演出舞臺不斷創新。“我省曲藝團歷時6年,精心打造成的《桃花巷槍案》是我省首部相聲劇。2012年7月公演,歷時一年多,看過這部劇的觀眾都大為贊賞,稱是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劇。”


 

相聲劇《桃花巷槍案》劇照

  龍江觀眾憑身份證購買相聲劇演出票享受半價特惠

  為了滿足觀眾需求,省曲藝團已經排練了近百段傳統和現代相聲作品,做到每場的演員和節目不重復。此外,省曲藝團還將不定期邀請國內相聲名流登場獻藝。對於大家關心的票價問題,宗成濱表示,相聲劇是大戲,定價比較高,但黑龍江觀眾憑身份證購買可享受半價特惠。相聲大會則以低門檻、低消費為宗旨,讓市民花20元錢就能欣賞到一場精彩的曲藝藝術,真正做到讓觀眾買得起進得來,打造百姓的劇場。


  相聲劇《桃花巷槍案》演員簡介

  宗成濱飾演大?兒嘍

  宗成濱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黑龍江省曲藝團黨總支書記、團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黑龍江省中青年專家,黑龍江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獲全國相聲大賽二等獎;1997年獲首屆文化部舉辦的全國相聲大賽一等獎;2003年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同時被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評為“德藝雙馨”會員稱號;2005年創作表演的相聲《形象大使》獲全國相聲評比一等獎;2009年表演的相聲《模擬療法》榮獲全國(天津)相聲新作品大賽二等獎;2010年獲第六屆中國曲藝牡丹獎。代表作品《趣談龍江人》、《我是中國人》、《說廣告》、《歌曲漫談》、《新規矩論》等。

  王殿雲飾演半仙兒


  王殿雲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黑龍江省曲藝團副團長,黑龍江省“六個一批”有突出貢獻專家。2004年度被授予“紮根龍江做奉獻藝術家”稱號。1992-2000年多次榮獲黑龍江省相聲大賽一、二等獎。2002 年在首屆CCTV“大紅鷹”杯全國相聲大賽中,與劉彤合作表演的相聲《傳統與現代》獲表演二等獎。2003年獲黑龍江省第三屆文藝精品工程一等獎。2004年6月在文化部主辦金獅獎第四屆全國小品大賽中,創作參賽的小品《婚托兒》獲銀獎,11月首屆東北三省幽默、喜劇、笑話大賽總決賽,創作參賽的作品《特色酒店》獲得優秀創作金獎等六項大獎。


 

  馬偉國飾演馬大牙

  馬偉國

  著名笑星,快板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紮根龍江作貢獻藝術家。曾主演電視劇《馬大哈外傳》、《馬大哈內傳》等享譽黑龍江,2001年10月全國第二屆快板書大賽,對口快板《壯麗中華》榮獲一等獎。獲2002年山東淄博舉辦的首屆全國快板書大賽一等獎,2011年獲文化部“中華頌”戲劇小品曲藝大賽二等獎,代表作品《壯麗中華》、《樂極生悲》、《捎腳》、《水與電》等。

  許長影飾演胖頭

  許長影

  相聲、快板、小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2001年10月全國第二屆快板書大賽,對口快板《壯麗中華》榮獲一等獎。2002年9月,東北三省“中國首屆民間藝術及趙本山杯”小品大賽,榮獲表演二等獎。2003年9月黑龍江省第二屆“宏達杯”小戲小品大賽,榮獲表演一等獎。2004年6月由文化部舉辦的“金獅杯”第四屆全國小品大賽,參賽作品《婚托兒》榮獲個人最佳表演獎。2006年9月黑龍江省第十一屆“群星獎”大賽,參賽作品《一個都不能少》榮獲成人組金獎。2011年獲文化部“中華頌”戲劇小品曲藝大賽二等獎。


 

  張樹偉飾演金公公

  張樹偉

  小品、山東快書、相聲演員,國家三級演員。2004年小品《婚托》獲文化部金獅杯表演二等獎,同年山東快書《斬欒平》獲全國表演一等獎,2010年小品《診所內外》獲東三省小品大賽金獎。

  聶毛飾演啞巴

  聶毛

  青年相聲演員,國家三級演員。2002 年獲黑龍江省相聲大賽金獎2004 年參加文化部舉辦全國金獅杯小品大賽,表演的《婚托兒》獲銀獎,2004 年參加東北三省小品比賽,表演《特色酒店》獲一等獎,並獲個人表演金獎。代表作品有《淮海大戰》、《誇伙伴》、《新春聯兒》、《如此教學》等。


 

劉鳳春飾演猴頭

  劉鳳春

  青年相聲演員,國家三級演員。2000年獲黑龍江省相聲大賽三等獎,2003年獲黑龍江省小品大賽金獎,2009年榮獲黑龍江省小品大賽銀獎,2010年獲東北三省曲藝大賽表演金獎。代表作品有《淮海大戰》、《誇伙伴》、《新春聯兒》、《如此教學》等。

劉驥飾演清兵頭

  劉 驥

  青年相聲演員。2006年黑龍江省喜劇小品大賽一等獎,2008年東北三省小品大賽優秀表演獎,2010年第五屆CCTV全國相聲大賽《今天是個好日子》榮獲三等獎。
程遠兵 飾演半吊子

  青年相聲演員。 2010年第五屆CCTV全國相聲大賽《今天是個好日子》榮獲三等獎。創作作品:群口快板《標兵贊》、《說臨邑》、《唱典型》等;對口快板《水和電》、《說說社區咱的家》、音樂快板《石油戀歌》;相聲《一個都不能少》、《學藝》、《學唱》;小品《接訪法官》、《意外相見》等。


 

劉海峰飾演志鵬

  劉海峰

  青年相聲演員。2004年黑龍江省青少年綜藝大賽相聲《新兵趣聞》榮獲金獎,2005年中國曲藝家協會全國企業相聲小品匯演相聲《形象大使》獲金獎,2006年中國曲藝家協會與深圳廣電聯合舉辦的《絕對笑星超級模仿秀大賽》獲模仿秀大獎。


 

劉冰歌飾演王媽

  劉冰歌

  青年歌手,國家一級演員。1998年黑龍江省聲樂大賽專業組通俗唱法一等獎。2000年全國新人新作歌手大賽通俗唱法優秀獎。2001年黑龍江省第八界“哈藥三精”杯電視歌手大賽專業組通俗唱法一等獎。2001年上海國際亞洲藝術節聲樂大賽最具實力獎。2002年黑龍江省新人新作聲樂大賽專業組通俗唱法一等獎。


 

王慶輝飾演秀梅

  王慶輝

  青年歌手,國家二級演員, 2007年4月獲文化廳舉辦的“新人新作”聲樂大賽民族唱法專業組一等獎。2007年9月獲得黑龍江省青年歌手電視大賽專業組民族唱法一等獎。2008年10月參加了“小金鍾”聲樂大賽,並獲得專業組民族唱法一等獎。2009年4月參加黑龍江省聲樂大賽,獲專業組民族唱法一等獎。2011年7月獲黑龍江省第四屆聲樂比賽一等獎。

胡丹飾演掏毛樓大嫂

  胡丹

  青年歌手,國家二級演員。2003年黑龍江省新人新作聲樂比賽通俗唱法專業組二等獎,2005年黑龍江省希望杯聲樂比賽成人專業組金獎,2009年黑龍江省聲樂比賽獲流行唱法專業組一等獎。2011年7月獲黑龍江省第四屆聲樂比賽一等獎。曲藝鼓曲代表作品:山東琴書《歌唱黑龍江》、《笑》、京韻大鼓《春色滿園》、《丑末寅初》等

付宏宇 飾演胖頭妻

  付宏宇

  2006年以文化課和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入吉林藝術學院,在校期間專業課成績優秀。2010年考入黑龍江省曲藝團擔任節目主持人。在校期間參加過大型話劇演出和廣告拍攝等等。參演話劇有《伊爾庫斯克的故事》、《列兵們》、《生死場》等,曾獲得吉林電視臺《我是大逗王》最佳表現獎,第六屆瑞麗封面女孩大賽東北賽區十強。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呂博